第226章 第十一个任务 阿Q要姓赵18

    第226章 第十一个任务 阿Q要姓赵18 (第2/3页)

    这一提案遭到了从官方到民间的强烈反对,但是自治会的人执意要行事,他们还成立工程部,准备强拆。但是工程部被官方和地方士绅所阻,才保住了沪海城墙。

    但是这帮人并不死心,在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沪海也宣布独立,自治会的人认为官府没了,他们就是沪海理所当然的统治者。于是重提拆墙案。

    并且吸取上次的教训,不再寻求外界同意,组织人马强拆城墙。历史上他们仅用一个月就拆除了有几百年历史的城墙。从此沪海成为一个只有洋场,没有历史的城市。

    沪海的城墙确实阻碍了县城的交通发展,面对租界不断越界筑路,侵蚀沪海的土地。国人发展自救的决心,值得鼓励。但是一股脑的将城墙完全拆掉,绝不可取。

    现代战争中,城墙的作用已经便的鸡肋。但是城强作为历史象征,保留下来的意义重大。

    在这个时代的人,是城墙为封建落后的象征,是阻碍社会进步,民族自强的障碍。非要拆掉不可。他们可料想不到,百年之后,多少城市巴不得自己的城市有座古城墙,能招揽游客。

    眼看着自治会的人,伙同新成立的市政厅就要强行动手。陆仁炳破天荒的,亲自出面,找他们谈判。

    陆仁炳甚至派出了自己的卫队,去城墙工地。这也是陆仁炳第一次向沪海各界亮出自己的獠牙。陆仁炳派出了武装到牙齿的1000卫队,到城墙周围,驱散了正要动工的工人。陆仁炳的卫队不仅有轻重机枪,甚至还有炮。

    这种规模的卫队,陆仁炳仅在上海就有一万人,他们分散在陆仁炳在沪海的各个产业内。一声号令便可以吊打沪海城内的各家势力,包括那个人模人样的沪海督军。

    为了增强自己的说服力,陆仁炳命令卫队当众做了机枪射击表演,和炮击表演,说服效果相当感人。

    沪海自治会的众人,诚恳的接受了副会长大人的劝说。那些闻讯赶来的,沪海城墙周围的地主,房东们也不敢再闹事。

    陆仁炳也不为己身,他接过了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