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第十五个任务 王满银的心思13

    第309章 第十五个任务 王满银的心思13 (第2/3页)

公骡子,还长了那么大的货,中看不中用!

    秦川牛现在还没有跟其他地区的牛,进行所谓的杂交改良,买到的品种相对纯正,放在家里搞两种繁育也挺好。

    陆仁炳对轮兰花说,不喜欢骡子的大货,惹来孙兰花一通唾沫。不过好赖同意了,陆仁炳买牛。陆仁炳分别从两个老家相距较远的贩子手里买了三头牛,一头公牛,两头母牛,都是刚四岁的成年牛,长的很漂亮。

    一番手谈之后,花了两千七百元。不算贵,也不算便宜。孙兰花嫌买的多,陆仁炳还嫌买的少呢。

    自从那天扭完秧歌回来,陆仁炳就给自己这辈子的人生做了个规划。人总不能稀里糊涂过一辈子,他已经经历过好几次这个时代。

    挣大钱,发大财什么的对于他来说其实很容易。但是这一辈子总得有个事业吧。陆仁炳也没想着真的当一辈子二流子。

    那天晚上扭完秧歌回来的路上,狗蛋的问话,勾起了他那么一点点思绪。

    时代在滚滚向前,黄土高原上原生态的文化,原生态的物种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凋零。等到狗蛋的孩子长大,也许就再也听不到原生态的信天游,见不到热情洋溢的土秧歌。现在常见的土鸡,土鸭,土狗子,秦川牛,大黑猪。

    反正在这个时代常见的畜禽,等到几十年后,就都成了需要专门拨款保护才能延续种群的物种。本土的黄豆,小麦,谷子,高粱,黍子,也都在不断的改良中消失了大半。土生土长的中国大豆,竟然每年需要进口种子。中国的药,专利竟然都在棒子和日本人的手里。

    这里面有各种复杂的原因,陆仁炳也无心改变大势,但是他忽然兴起了一股雄心。他要从现在开始,保存这些本土的根,本土的种子,本土的文化。

    这些都是需要钱,需要系统的规划。别的先不说,就先从保护好黄土高原上的牛,开始吧。没有人会知道,在这个国门还没打开的年代,黄土高原上的二流子陆仁炳,悄悄树了一个小目标。

    买了牛,陆仁炳又去买了配套的胶轮车,买了犁,锄,镰,耧,铡刀,顺道买了几袋紧俏的化肥,又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