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第十二个任务 秦时之刘毕的雄心12

    第439章 第十二个任务 秦时之刘毕的雄心12 (第2/3页)

伏念的考较。他经历过这么多古代世界,活了那么多年,无聊的五经注释都不知道看过多少种。各种流派的注释,经典,源流他都不知记诵了多少。嗯,连伏念的原型伏生写的尚书注释,陆仁炳都看过不知道所少个版本。

    他可以保证,没有人比我陆仁炳更懂伏生!

    陆仁炳跟着伏念穿过藏书阁的大堂,进入后院,经过一个回廊之后,来到一个亭子间。两人坐定后,伏念开始考较陆仁炳。他入手的当然是他最拿手的尚书。先是让陆仁炳背诵,然后是抽取其中的一些章节,让陆仁炳解释。

    这尚书在后世其实有很多疑问,有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也有人托古做的伪尚书。

    陆仁炳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特意搜集了这个时代的各国版本的尚书。托始皇帝还没开始烧书,又加上统一战争期间,各国的王室藏书散佚民间,这才能让陆仁炳有幸能够搜集到各国的书册。

    这年代的书珍贵无比,通常一套书天下能有一部,两部完整的就不错了。能够普遍传抄的书就更少。所以一旦出现战乱,这些书籍就极容易失传。

    为什么后世汉代能出现经学传家的世家门阀,就是因为人家家里有一部完整的书,人家世世代代研读这部书,是这部书的权威,世间的人想要学习这部书,你就要向人家请教,拜师,然后你就是人家的门徒。世家门阀势力就建立起来了。

    在焚书坑儒时,伏生默记了尚书二十九篇,藏于夹壁墙中,这部书成就了伏家在有汉一代的尚书权威地位,伏家也成为名门望族,汉献帝的伏皇后就出自于这个家族。

    收集了各种版本的各家经典的陆仁炳,结合着后世的记忆,别的先不说,只在尚书一书上,他的造诣就不再伏念之下。

    因此伏念的考较注定是以他的郁闷而告终。因为对于他的考较,轮仁炳不仅对答如流,还指出了他所记忆的尚书的几处谬误。

    伏念起初不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