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第十九个任务 秦时之刘毕的雄心27

    第454章 第十九个任务 秦时之刘毕的雄心27 (第1/3页)

    秦朝还真是一个暴发户王朝,完成了很多个历史上的第一次,一切都是是创新的,因此就不免有很多疏漏。尤其是在文治方面,简直粗糙的可以。后世对秦朝最大的印象就是军功爵制,秦朝的官方体系内,甚至没有专门的文教机构。

    九卿之一奉常也就是后世的太常官,有点相当于后世的太常和礼部的合体。博士仅是奉常下属的谒者。

    现在官员的选拔主要还是靠地方荐举,虽说也有考试选拔,但是效率低下。各地甚至没有官学,朝廷又想禁止私学。可以说这个朝廷上下晋升的通道,仅剩一个军功爵,又因为天下一统后,没有军功可捞而废弛了。

    所以秦朝的官僚制度其实是不可持续的,仅仅一代人之后,秦国就已经无人可用了。上层被老的军功集团把持,下层被世家豪强垄断,大量的能人游离在统治阶层之外。灭亡就是理所当然了。

    陆仁炳的建议实际上是替始皇帝打通了文官的选拔通道,如果好好实施指不定真的能给秦王朝续命。不过陆仁炳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太大。因为始皇帝没有多少年可活了。李斯赵高和胡亥注定要败光他的家产。

    不管这些,陆仁炳要的就是名声,就是地位,现在他是关东地位最高的小圣贤庄的祭酒,拥有为国荐才的特权,用不了多少年就会桃李遍天下。混不成开国君主,混个天下文宗也不错。

    陆仁炳开始了小圣贤庄的掌门的日子,他放宽小圣贤庄的门槛,扩大招生数量,招聘了大量不得志的儒生,兵家,剑客,骑士,御手,乐师充任教职。为了夯实基础,陆仁炳还在桑海郡,淮阴县广开蒙学,为小圣贤庄输送足够的生源。

    陆仁炳上任祭酒的第二年,小圣贤庄直属的蒙童就超过了五千人,小圣贤庄在读的各级学生超过六百人,入室弟子五十余。小圣贤庄学制三年,毕业生平时考绩优良可以升入祭酒入室弟子,可以享受直接荐举资格。其余的毕业生参加各郡县的考核,可被录用为官吏。

    通过泰山封禅认识的各郡县的豪强官吏们,陆仁炳构建了一个通达整个秦国的关系网。通过持久的利益输送,陆仁炳利用这张网,可以轻易的将小圣贤庄的毕业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