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

    367 (第2/3页)

能容忍。

    所以,德妃一直拘着昭阳公主,还想等着皇帝消气,却不知道用错了方法。

    这事儿知道因果的不多,贵妃算一个,林全算一个,不过没人会去提醒德妃。

    其他人只会觉得君心难测,不太明白皇帝突然对德妃的冷落都是为了哪般?同样以为是因为昭阳公主的关系,一个个都赶紧约束着孩子。

    皇帝的女儿虽然不愁嫁,可昭阳公主这么一闹,都知道她看上顾辞了。

    可皇帝不可能将顾辞找回来娶公主的,出尔反尔的事情为君者不会明着做。

    所以说,昭阳公主最后赐给谁,那男人都不会开心。

    昭阳公主出嫁后的日子完全可以预料,不少吃过昭阳公主亏的人都在等着看笑话。

    沈卿晚也知道情况,自然不会对外说:“不提那些人,你倒是我们选秀一批人最早出嫁的,真是迫不及待得很,别理那些人的酸话。”

    看翼安侯这么紧张易蓉蓉,很多原本对安世杰有心的女人自然泛酸,欺负易家只是一名皇商,说话倒是一个比一个不客气。

    “我知道,没见我娘还应付自如吗?其实心底是高兴的,她们说得越难听越讽刺,其实心底越嫉妒。”易蓉蓉倒是看得开,反正因为这身份,被说得够多了,不差这一次。

    不多时,蒋以柠带着添妆过来了,后面还有许久不见的武瞳。

    当然,又是气喘吁吁的武瞳。

    自从选秀过后接到武瞳的货礼,大家都还没见过。

    武瞳在京城等着出嫁,可一直有些水土不服,选秀之后就病倒了,养到了现在才出门。

    沈卿晚还让人送了几次药材过去,有心交好。

    武瞳的父亲是丘城守尉,正好就在西方。

    正三品,在当地已经算一把手了,如今顾辞过去,正好可以照看着点。

    当然,顾辞要去的地方是战场一线,距离丘城还有一定距离,可那也属于丘城的管辖范围。

    那时候也没想那么多,只觉得武瞳是可交之人,现在才算多了点关系。

    “你怎么过来了?这病还没好?”沈卿晚跟百里夙学习的时候,提到过武瞳的身体,百里夙对她的体质很感兴趣,暂时也不知道情况。

    “好得差不多了,病去如抽丝,当初在皇宫没有发作那是万幸。”武瞳不由得唏嘘。

    蒋以柠和易蓉蓉也好奇的打量着武瞳,同样觉得这真是神奇的体质,御医看过都无解。

    不过,武瞳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很虚弱的,身体不好的,也不怪武瞳那个夫家一直不喜。

    可惜是圣旨赐婚,那个夫家再不喜也不敢抗旨,过六礼就一直拖着,明显不想那么早娶人进门。

    武瞳的年纪比易蓉蓉还大一些,继续拖着,还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

    沈卿晚倒是觉得无所谓,百里夙说过,女人过早生孩子夭折率很高的,而且危险也大,所以武瞳这样拖着,反而有一定好处。

    武瞳自己很看得开,而且非常淡定,反正再拖也不能抗旨,而且她早有所预料。

    “你这身体就是奇怪,还特别会选时间,真是神奇。”沈卿晚忍不住感叹,若非武瞳还是未出阁的闺女,百里夙都想亲自研究一番了。

    如今不好接触,每次都是沈卿晚转述一下自己把脉的结果,倒是让沈卿晚从中学到不少。

    陆陆续续来添妆的人多了,沈卿晚三人找了借口离开。

    主要是那些人挺烦的,顾辞虽然去了边境,可潜力依旧在,虽然这选择出乎很多人预料,可依旧有想着在顾辞还没有彻底辉煌腾达之前就绑上的。

    所以不少人都故意接近沈卿晚,加上她这个楚王的侧妃身份,巴结的人真不少。

    第二日的迎亲,沈卿晚直接来到翼安丞相府吃席,随行的还有沈易佳。

    丞相府没有女主人,沈卿晚都是自己出门应酬,沈易佳表面上跟着,实际各管各的,有眼睛都看得出这姐妹不合,可真不稀奇。

    这比那些本来不合,在外却要装亲密的好多了。

    沈卿晚和沈易佳都没将丞相府的名声未来放在眼里,自然不予理会。

    沈卿晚刚到丞相府门口就看到了段钰远,不由得一笑。

    按照段钰远的习惯,这种事情他根本就不会参合,现在却出现在这里,是想见她的吗?

    自九月九那天见过面,两人也有好久没见了,至少还不敢说专门去约会。

    段钰远先来,让小鸽子将礼物送去登记,还没跨进门就听到丞相府的小姐来了,立刻等在了原地。

    等沈卿晚走近,两人并肩进府,看得不少人眼睛脱框。

    并肩?楚王竟然允许瑾侧妃并肩走到他身侧?这还不是宠么?

    “最近很忙吗?”沈卿晚不由得问道,现在看段钰远,还是那么瘦,也没见多二两肉出来。

    “父皇最近想一出是一出,总是给儿子们好多工作做,就算不忙也脱不开身。”段钰远叹了一口气说道。

    若是以前,他肯定撂担子不干了,压根儿就是跟皇帝反着来。

    可是去南方之前,段钰远知道了皇帝身体,更知道行宫这次生病再度掏空了皇帝的身体,那点父子感情又冒了出来,所以不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