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孤云出岫 第十章 山谷毒潮

    第一卷 孤云出岫 第十章 山谷毒潮 (第1/3页)

    刘伶出了田李村后,一路纵马往南边而去。

    自五年前的那场巫蛊之祸后,朝廷在如今帝师商元的建议下,为保证苗山一带的梁国百姓能正常生活,不会因为苗人而产生恐慌,遂在当年的那处惨烈战场的中心地带开辟了市集,也就是现在的鸡鸣山市集。

    鸡鸣山地势不算高,却是异常的崎岖难行,在连绵起伏的南岭十万大山中,算是唯处不多的可以尽人力而出的一个切入口。

    苗山本是南岭十万大山中一处并不起眼的小山头,但因为在千沟万壑的群山之中山水相依,极为适合居住,当地的土著为挣扎求存全部聚集于此,也就成了现在的苗山。

    苗山多苗寨,苗寨依山畔水。

    形貌地势对于世代的扎根的苗族部落而言,有好有坏。

    好处是蜿蜒起伏的群山之中,山林茂密、杂草丛生、滋生而出的蛇虫鼠蚁、山林猛兽多不胜数。在保障了当地苗人生活的同时也禁绝了外人的出入。再说南岭群山本就地势崎岖,易守难攻,外人进入很难辨别方向,就算费劲千辛抓了当地人做向导,可面对本就世代居住于此的苗人那层出不穷的驱虫驭蛇的手段,令人谈之色变的蛊毒,要为此攻下一处本就鸡肋的苗寨,得不偿失。

    坏处就更是不言而喻,不然五年前为什么会发生那场惨痛的巫蛊之祸?

    凡事都有两面,地利绝他人,更是自己身处的牢笼。

    苗人与世不出久矣,性子孤僻,难打交道。国朝要想同化、以文化泛之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这也是为什么梁国朝一直不愿意举兵攻打,肃清腹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景谕王朝的群臣也正是有鉴于此,才会每每讥讽身邻西南的弹丸小国为开智不足的苗人了。

    可不管外人怎么看,偌大一个稳占天下四洲之地的国家,绝不会对区区苗族部落束手无策。

    在那场巫蛊之祸后,朝廷才会不惜耗费人力,开山掘道也要在鸡鸣山设立市集,一方面为保障苗人与苗山附近一带百姓生活上的互通有无,另外一方面又何尝不是一种震慑。

    真以为拿你们没办法?要是惹急了,移山填海对一座偌大的王朝而言也不算什么难事。

    在历经五年的开墒互通,苗山一带的苗人总算安分守己,鸡鸣山市集也算真正成了两地百姓心目中的圣地。

    张四在班头刘伶的安排下一路纵马来到了鸡鸣山,刚到市集,二话不说就直接去了市集的司监,他要查看最近苗人易货及进出的记录。

    而在远离市集另一头的某处隐蔽的山坳间,一个身穿皂衣的衙门捕快正急速纵马而来,这里正是去往五仙教最近的一处入口。

    有些江湖上的隐秘之事,对于张四,陈文和王三他们三个根正苗红,按部就班的小小衙门捕快来说,可能知晓的少之又少,但对于刘伶来说却不一样。

    五年前他还不是一名捕快,只是一个在江湖里浪荡的小人物,也是让伏牛洲南部少去一半江湖门派的那场祸事中的幸存者。

    所以他的心里其实还有着仇恨,有些刻苦铭心的往事注定一辈子都难以忘却。

    来到那处隐蔽山坳的入口处,刘伶翻身下马,从马背一侧抽出一柄带鞘的长刀,轻拍马背,示意老伙计自行远去。

    他深吸一口气,弯腰钻入密林之中。

    枝蔓横行、弯弯绕绕,好不容易沿着一条堪堪可容身一人的秘密小路蜿蜒前行了大约两百余米,眼前视野才豁然开朗,是一大片的丛树林,灌木丛生,地上杂草齐膝等深,看不见道路。

    刘伶抬头看了眼天色,时已至申时,认准方向,左手持刀开路前行。

    走了还不到三十余步,耳边便传来嘶嘶声,茂密的丛树林藏在山谷深处,难见日头,齐膝高的杂草彼此虬结一起,行走间就如踩在一滩结实的烂泥塘里。

    他转头朝着声音的来处瞧去,果不其然,一株不到两人高的树干上,透过苍翠的树叶隐约可见趴着一条浑身碧绿的通透青蛇,黑色的蛇眼正泛着幽光,蛇信吞吐,嘶嘶作响。

    刘伶周围仔细瞧了瞧,灌木繁茂的丛林间看不出表面上更多的危险,四下寂寂的山道里,虫鸣声倒多过蛇的吐信声,当下不敢怠慢,选定一处还算空旷,没有多少树木的方位,纵身一跃,整个人腾身而起。

    借着前方不到半人高的灌木丛林,脚尖轻点,一路向前飘身而去。

    跃过了从林,眼前是藏在丛林深处的一片山石,怪石嶙峋间依稀可见有一条山路。

    沿着山路走了小半盏茶的功夫,来到一片石崖附近,山脉相连的入口,满是青苔倒挂,走近才发现有一处小臂宽的山洞,刘伶闪身进去站定,才发现原来自己齐膝以下的部分早已湿了一大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