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长安

    第446章长安 (第1/3页)

    “此番某随陛下入蜀,家中土地,全部献出去吧!”韦园成淡淡的说道,他并没有因为献出土地而伤心难过,更没有生气,反而带着一丝微笑。

    “小弟明白。”韦匡伯点点头道。

    “珪儿怀有身孕,二哥可得让尼子多多照料她。”韦园照笑眯眯的说道。

    “嗯,这是自然,思言三兄弟也不小了,我打算让他们出仕,磨练一下。”韦匡伯点点头道。

    “因为珪儿的原因,陛下多有猜忌,这次去蜀中,大哥此去,恐怕不妥,不如由小弟前往。”韦园照说道。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更应该去,不然恐怕陛下离开之前,就先动手了;况且我去了蜀中,也没人敢把我怎么样的,毕竟投鼠忌器,李家可是有不少人落在大唐手中。”韦园成摆摆手说道。

    韦家有三女在宫里,这让他们觉得应该加大投资,因此韦园成不但决定支持邹羽的政策,更决定让家族最优秀的子弟出仕。

    当然,这也是因为邹羽对后宫封赏厚重的缘故,来自后世的灵魂,让邹羽更疼自己的女人,但是后宫女人那么多,自己事情又多,肯定没有多少时间陪她们,自然也就想弥补一下亏欠,因此给了她们每个人一些产业,像服装作坊,棉布制作作坊。

    这些作坊在邹羽看来,只是一个给能长期给她们零用钱的地方,但是在韦家看来,这就是一个能赚大钱的东西,尤其是水车纺织,完全超越了他们的技术,只需要少量人工,就能超越以往的产出。

    邹羽如此大方,他们也不能小气,更何况他们还想要拥有玻璃作坊,盐场,矿场的技术和产业。

    当然,他们不知道,邹羽最看重的,永远是匠作监,就算现在这些技术给了他们,用不了两年,也能淘汰。

    这些只能算过度的技术,赏赐出去,能把土地收归国有,兼职再划算不过,因此邹羽丝毫不吝啬奖赏,或则说利益交换。

    不但是韦家,几乎所有的世家都在商议,毕竟如今局势明朗,大唐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至于南边的势力,没人看好。不说南方就没有统一中原的先例,就是摆在明面上的差距,也不是一般的大。

    邹羽拥有辽东,幽并,如今关中,河北,陇右,也即将全部到手,草原也失去了威胁,实力可以说无人能挡。

    重心转移!这是所有世家,不约而同做出的决定,虽然已经出仕的官员会跟随前去蜀中,但是其余的人才,生意!将会继续留在关中。

    第二天,随着李渊迁都的告示贴出去,整个长安变得更加喧闹,混乱,李渊不得不派出大批士卒,强制胁迫百姓收拾行装。当然,这只是针对普通百姓,世家,官员的家里,没人去动,李渊也知道他们会做出明智的决定。

    世家的人,虽然只有部分出仕的人,跟着去蜀中,不过他们要带走的人可不少,谁让邹羽要所有百姓都从新上户籍呢,毕竟留下来也难以属于自己,还不如带去蜀中。

    长安城乱糟糟的忙碌了一天,当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李渊带着官员,向蜀中出发了,在他们之后,就是官员,士卒的家属,最后才是其余百姓。

    当然,因为时间的关系。也只有搬迁长安城里的百姓,长安城在大业末年原本有普通百姓五万户,二十万人左右,加上官员,世家,驻守的兵马等,长年生活着接近三十万人。邹羽入长安的时候,搬迁了工匠,士卒以及他们的家眷,弄走了三万多人,李渊又带了不少人填补,所以是有增无减,即便是青壮被招募,这次撤离,还是有二十余万人,被迫跟着一起离开。

    老百姓拖家带口的,不但尽可能的带着他们的家私,而且还有许多老弱妇幼,这速度可想而知,一天前进最多二十里。

    长安距离最近的子午道,如果从城门口算,只有二十里不到的直线距离,以道路的路程,也只有二十余里,可以说朝发夕至。

    不过子午道行走困难,而且狭窄,不适合大量的人来走这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因此李渊带着官员走的这就是这一条路。

    去蜀的道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