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唐尧访蒲神

    第344章 唐尧访蒲神 (第1/3页)

    贩神界都虞候漆雕卉的究明宝殿,渔阳郡公胡轸问及自己的前世,众神也是伸长脖颈,要仔细聆听。

    漆雕卉说的口干舌燥,茶道仙翁赶紧给她连斟三杯香茶,都被她一饮而尽。吃了香茶,漆雕卉略微顿一顿,朗声说道:“木相部都统领、脂玉贩神、渔阳郡公胡轸者,前世乃古唐朝贤人王倪转世。”

    要说清楚王倪,要从尧帝访贤说起。当时,汾水北岸的姑射山中住着四位有道名士,分别是方回、善卷、披衣、许由。

    尧帝聘方回为闾士,方回炼食云母粉,为人治病。道成,被劫持,闭于室中,劫持者求其传道。方回于是化身而去,以“方回”印封住家门。当时的人传说,能得到方回一丸泥涂门,就没人能够打开。

    善卷的德行高尚,重义轻利,不贪富贵。尧帝向北以师礼求教。帝尧和帝舜先后要将帝位禅让给他,被他拒绝。为避免帝尧和帝舜禅位的纠缠,他几次变换隐居地,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被后世尊为“德祖”。

    许由之名更是轰响历史,他崇尚自然无为,不贪求名利富贵,坚持自食其力,生活简朴,无求于世。尧帝以之为师。

    许由之师曰啮缺,啮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日披衣。

    内中噬缺、披衣皆有明确记载,唯有王倪在史籍中毫无踪影。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尧帝曾先拜访披衣。尧帝问披衣:“寡人访贤,要怎样才能试探出谁是真正的贤人呢?”

    披衣,也就是蒲衣,亦写作蒲伊,因为他穿蒲而这么叫他。他居住于蒲谷山,尧帝与其论道之后,封其地为蒲方,爵蒲子。后来这里称蒲子县,今称蒲县。

    披衣见尧帝这么问,淡然一笑,对曰:“就以天下相让,看他作何反应?”

    尧帝哈哈大笑,其中深意,妙不可言。于是再问:“你的徒弟王倪、徒孙噬缺、曾徒孙许由,这三位都是贤人,寡人要一一拜访,应当先找哪个?”

    披衣笑道:“许由对于上面这些人都了如指掌,而上面这些人对下面的人只能一知半解。”

    尧帝告别披衣,并没先拜访许由,而是先拜访了王倪。王倪实际上叫望郳,郳是方国名字,乃黄帝后裔公孙氏的封国,因功勋伟大,封伯爵,统属一方数百个子爵封国,至尧帝时伯郳衰落。

    而郳地族长还在,族长自称望郳。意思是想望昔日祖宗荣光。

    望郳为了维持一族繁衍生息,世代从事贩卖,已经八世之久,累计资财颇丰。拜披衣为师,聆听帝王仙道之术、经世济民之教。

    及至尧帝拜访,问道:“寡人素闻你的贤能,想将天下推让给你,不知道你将作何打算?”

    望郳对曰:“推让天下之意,扯谎打怪而已。唐帝此来,必然是探问如何求贤,探问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贤人?对吗?”

    尧帝大惭,转念一想,若遇到真贤人,真就将天下让给人家,正色说道:“若遇到真的大贤,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