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大封开运宫

    第479章 大封开运宫 (第2/3页)

黄巢。沈云翔之后,沈家世代从商。到了沈义伦的早年,还是做买卖。

    沈义伦投了舅父白文珂之后的第八年,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赵匡胤初领匡国军节度使。经宣徽使咎居润推荐,几乎与赵普同时投入赵匡胤幕府,沈义伦任从事。

    太祖以其世代从商,智计异乎常人,令其掌管财政。之后一直跟随赵匡胤,以其商家才气辅佐太祖。

    沈伦见到径久道长,一见如故,这才是商界最权威的哲人,当即忘了宣旨,无休无止晤谈。搞得径久道长的徒子徒孙排成好长的队等在元信宫外,这二月末的天儿,他冷呀,一个个哆嗦成一团。

    还好,五代时期的龙阳五绝温莫素,当时江湖大号龙斗虎,她还活着,此时主持着长生宫,带着一些女冠,看守着三界平王的香火。温莫素道号就是莫素,现年九十四岁,是径久道长早年间的弟子中硕果仅存者。

    莫素告进,温婉一句:“师父,何时上酒?沈相爷该饿了吧?”

    沈伦抬眼一看,哟,这么绝色的老女冠,见所未见,本想寒暄,又不知从何说起,忽然想起还没宣旨,禁不住自我解嘲:“径久道长,本相对不住了,来来来,元信宫众位仙长接旨。”

    径久当即起身,出来宫门,跪于檐下台阶,山呼万岁,静候敕旨。

    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沈伦站于元信宫正门,高声宣旨。

    门下:

    贩神立天,促兴万邦市廛。太祖归神,开运九州腾欢。惟鼎州辰阳县金牛山元信宫,因玄冰贩王开山,有径久道长薪传。贩帝御銮,泽被天下津关。平德广布,韬略各界均沾。承袭良久,道法塞渊。

    赐号开运宫,主祀开运大帝,逢二月二十六诞辰,举行贩神部众神诸仙华胥贩天大蘸。方丈径久,俗名孙酹,字敬酒,可册授鼎国公,加号通程开运天师。以公爵之格建设开运大帝道场及天师宫。弘扬贩天运德。

    其弟子莫素,制授沧浪仙子,比同伯爵之格,加号开运宫护法佐使。

    特颁道场之荣,式光贩天之列。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太平兴国六年二月日。

    大宋天子赵炅,谨呈元贩上帝。

    宋太宗赵匡义,字廷宜。先是避讳太祖的匡字,改为赵光义。登基之后,又改名赵炅。为啥又改名字?

    光义二字,天下起名用的很多,百姓再要避讳,必须纷纷改名。仅更换出身这一项,就会给户部带来庞大的工作量,给百姓造成极大不便。于是皇帝自己改名,省得百姓费事。

    册书中,道姑莫素获封沧浪仙子,是指从辰阳县汇入枉水而流入洞庭湖的沧浪水。这个封号不但高雅无比,而且尽显道家气象。

    宋朝的圣旨,与唐朝的格式一模一样。圣旨从皇帝授意到正式下达,其中的流程,跟唐朝一脉相承。

    三品以上为册授,四品、五品为制授,六品以下为敕授,或者叫旨授。这个也没变。

    但其起草下达过程,比之唐朝更为严肃。其流程如下:

    首先是皇帝交付词头。中书舍人或者知制诰是中书省的高官,负责起草。他们接到皇帝写的纸条,让对某某人封赏,对某某事处置,让起草一道圣旨。

    其次是中书舍人审阅词头。中书省草诏官员一看,这事怎么能这么干?当即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