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斧神追辽商

    第498章 斧神追辽商 (第1/3页)

    说到冲天腊神的死,起因很简单。

    雄州是宋朝边关么,不就是鏖战白沟驿导致的。

    这一场惨烈鏖战,恰恰是因为元度、元斤子、管英戗、元避祸四侠,堵截了辽国三巨商。按说,宋朝四大侠对付辽国三商,根本不是问题。

    问题是什么?还是孙子的那句话: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元避祸等四兄弟,知己而不知彼,导致了元避祸这个宋辽第一猛的阵亡。

    当时,辽国的涿州和宋国的雄州以巨马河为界。巨马河以北是辽国涿州,南边就是宋朝雄州。宋辽对峙于巨马河的大将,是杨延昭和宋长谈。

    这个宋长谈,就是辽国三巨商之一宋岸谈之弟。宋岸谈的大号乃熏香无常,宋长谈的大号却是“捉鬼无常”。今年的熏香无常宋岸谈是六十整,弟弟捉鬼无常宋长谈是五十二岁。杨延昭呢?五十六岁。

    他们的岁数和阅历旗鼓相当,武学谁也不比谁差。关键是宋辽两国大战期间,白沟驿这一带边境,沿着巨马河南北两岸,宋辽军队星罗棋布。

    北岸是辽国,每五里一帐,有一个哨卡。每个哨卡都有骑兵一哨,是五十骑。小小一个哨尉,其军帐宛如宋军元帅军帐。为什么会这样?

    按辽朝兵制,一哨是五十骑。十哨为一队,五百骑。十队为一道,五千骑。十道为一面,五万骑。而保障这些骑兵的,每名骑兵有两名随从,一个负责打谷草,一个负责守营铺。哨下有伍有火,五骑为伍,十骑为火。

    还有不可预料的是,每一个骑兵,规定是两人随从,但是,一个正军和两个随从,都有家小,全都在一起随同征战。这么一算,一个正军的身后,到底是多少人?谁能给个准确数据呢?

    因此,真的干起仗来,两名随从绝不会袖手旁观。正军加上两名随从,都在军事编制,是三个人。他们的妻儿老小也不会等死。那么,辽兵五十骑,最少有一百五十人参战。多者二至三百人。

    所以,探马来报,如果说辽兵一千杀来,你派遣一千军队去迎战,必然会大败亏输。宋史万千战役,一千对一千全胜的记录,只有杨延昭一人。

    只看数字,好像辽兵战无不胜,不好打。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那是因为双方兵制大为迥异。那么,巨马河南岸的宋军是怎么防御的呢?

    巨马河南岸是宋朝军队,当然是针锋相对。这边也是五里一队骑兵。

    按宋朝兵制,跟唐朝、五代基本相同,只是上层将领的官职名称不同于唐朝、五代。这边的一队仍然是唐朝的五十人,队正也是九品正官。

    两队为一旅,两旅为一团,四至六团为指挥使。队下有火,十人为火,由火长带领。指挥使就到了高级将领行列,再往上就是各层级的都指挥使。

    一般情况下,战端一启,都指挥使直接指挥的兵,不超过六个指挥使的兵马。也就是说,最多直接指挥七千二百人。在宋代军事史上,只有这次澶州大战,杨延昭被真宗一次给了一万人马。

    就算郑子明、潘美、高怀德、曹彬、石守信、李继勋等大宋开国元勋,他们统兵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