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中华民国大学院

    第468章 中华民国大学院 (第2/3页)

  而且,在蔡元培看来,美育还要进一步走向社会:“美育为近代教育之骨干。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造及鉴赏的知识,而普及于社会。”

    蔡元培要求大学院把艺术看得和科学一样重要:“艺术能养成人有一种美的精神,纯洁的人格。”

    在蔡元培的积极推动下,在大学院下筹备设立艺术教育委员会,以推进全国的艺术教育。大学院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很快在上海创建了国立音乐学院,请音乐家萧友梅当校长。接着,又迅速在杭州创办了国立艺术学院,请画家林风眠任校长。由此开始,艺术教育在江南地区蓬勃发展起来。大学院在1928年还支持美术教育委员会向社会推进美育,筹备全国美术展览会,这在国内属创举,成为中国文化界的一大盛事。

    在大学院时代,蔡元培广开贤路,设置了特约著作员制,专聘国内学术上有贡献的专家、学者,任其自由著作,大学院给予特殊津贴。这时鲁迅也已在上海自由写作,蔡元培为他颁发了聘书。

    中华民国大学院特约著述员(又称特约著述员),这是一个不用上班就可以拿到300圆干薪的职位。

    一年之后,这个职位又在蒋梦麟任部长的教育部里改名为“教育部编辑费”。

    蔡元培曾在他的《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中说过:“大学院时代,设特约著述员,聘国内在学术上有贡献而不兼有给职者,听其自由著作,每月酌送补助费。吴稚晖、李石曾、周豫才(鲁迅)诸君皆受聘。”

    鲁迅的这笔“补助费”长达4年1个月,共计有14700银圆,数目不小。

    1930年12月,蒋梦麟辞去了教育部长之职,到北京大学当校长,国民政府于12月4日改聘高鲁为教育部部长。

    高不到任,于是,6日起,就由蒋介石亲自以行政院部长兼任了教育部部长。15日,又任命李书华作为他的政务次长。蒋介石兼任这个教育部部长,一直到1931年6月18日,达7个月。接着就由李书华继任教育部部长,到1932年的1月8日为止。

    就在蒋介石兼任教育部部长的期间,据许广平说,有人去向蒋介石告密,说:“现在部里的特约编辑周豫才,就是周树人——鲁迅,也就是最激烈地反对你的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和这两个团体的头子,也就是浙江国民党省党部呈请中央通缉,并已通缉在案的这个人。”

    告密者的意思,原来是提请蒋介石注意此事并加以处理,借此邀功。

    可是,蒋介石听了,反而说:“这事很好。你知道教育部中,还有与他交好的老同事、老朋友没有?应该派这样的人,去找他,告诉他,我知道了这事,很高兴。我素来很敬仰他,还想和他会会面。只要他愿意去日本住一些时候,不但可以解除通缉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