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武汉见蒋

    第572章 武汉见蒋 (第2/3页)

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后转入巴黎大学攻读法律。为上海《时事丛报》和北京《晨报》撰写特约通讯。并为《东方杂志》撰文, 宣传现代法学观念。

    1920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回国任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系主任、北大教务长等职。

    1927年转赴南京,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法制局局长,起草制定《反革命治罪法》、《劳资争议处理法》等, 全力为蒋政府效力。同年12 月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

    1928年被南京政府派往国外,任海牙公断院公断员。

    1929年5 月担任武汉大学校长。

    1932年上海一• 二八淞沪抗战开始时,主张依赖国际联盟解决问题,支持蒋介石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此后历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 兼整理内外债委员会委员等职, 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监察委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主任兼政治部指导委员。

    1938年6月任国民参政会秘书长,12月加入新政学系。

    1939年后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设计局秘书长、三青团中央监委会书记长等职,被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

    1943年随蒋介石到埃及,出席开罗会议。

    1945年出席国民党六大,与潘公展等组成特种审查委员会, 起草《对中共问题的决议》,主张用政治方法解决中共问题。

    1945 年秋任国民政府委员、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随宋子文赴苏联谈判。10月作为国民党代表之一, 与毛、周等中共代表举行重庆谈判。

    1946 年1 月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积极支持蒋介石的内战方针。曾任出席第二、三届联合国大会的首席代表。被选为南京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 年逃到台湾。此后历任台湾国民党当局“ 总统府” “ 秘书长”, 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行政院” 政务委员,“ 中。央研究院院长”,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常务委员,“总统府” “资政” 等职。

    我们应该记得,在蒋介石和胡汉民发生立宪之争时,时任南京国民政府法制局局长的王世杰曾是蒋介石的重要助手。

    从王世杰的履历中,不难看出此人即使不是蒋介石的亲信,也是蒋完全可以信赖之人。

    尽管不是偶然相遇,但看上去是偶然相遇,这样的话双方都没有高(低)大家都不是你去拜访我,也不是我去拜访你,在一个比较平等的位置。

    当晚胡适见到蒋介石,作为主人的蒋介石彬彬有礼,态度和婉,全然没有外界所说的一副赳赳武夫的模样。这让胡适对蒋感觉远远好于预期。

    因为是第一次见面两人都很客气,没有多余的话。倒是与胡适一样,受过美国教育的宋美龄偶尔和胡适有些话可说。

    胡适在与蒋介石见面当天的日记中记载到,下午七时过江,在蒋介石先生寓内晚餐。此是我第一次和他详见,饭时蒋夫人也出来相见,今晚客有陈布雷,裴复恒。

    第一次见面因为有多位客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