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首义之夜

    第229章 首义之夜 (第2/3页)

,派人到楚望台联络,没有带回口信。接下来,身在协司令部的黎元洪,没有阻止属下的士兵参加起义,也没组织人保护军营和司令部,而只是静观局势的变化。和他在一起的,还有手下的几个军官。

    黎元洪的协司令部离楚望台有五里路,在正南方向。间隔一片洼地,通向楚望台有一条小路。总督府衙在黎元洪的协司令部的北面六里的路程。也就是说,黎元洪的协司令部大体在楚望台和总督府两点连线的中间。当起义军从楚望台攻向总督府时,是要经过黎元洪的协司令部的。

    当晚,协司令部和所在营房遭受到起义方的枪击和炮击,但起义军没组织人员对协司令部进行攻击。

    黎元洪待到半夜十二点时,他和几个手下离开了协司令部。他对大伙的说法是“各自为之”,也就是何去何从,自己决定吧。

    陪在黎元洪身边的有参谋刘文吉、执事官王安澜。以及黎元洪所部驻在武昌城内的那个营的长官,即四十一标第三营营管带谢国超。

    几个人都劝黎元洪找地方躲一躲。他们先来到了黄土坡的参谋刘文吉家,在那里换上了便衣。然后,他们来到了同样住在黄土坡的营管带谢国超家,谢国超家的房子要大些。

    起义军攻下了总督府后,张彪带着没兵变的淄重八营和从总督府撤出来的残兵败将,沿城墙从文昌门溜出,登上楚豫兵船,撤到了汉口刘家庙车站。

    攻下了总督衙门,头脑冷静的起义领导人吴兆麟、蔡济民、张振武、李翊东等人在楚望台召开临时会议,研究和商讨组建军政.府事宜。

    蔡济民先发言:“现在,起义已初步成功,目前最重要的是组织政.府,不能群龙无首。有了政.府我们就可以通电全国,告之我们的宗旨和主张,呼吁响应,获得支持和认可。当前最紧迫的是推出一位德高望重,能够号令天下的人,免得被别人把我们看做是简单的闹兵变。”

    这个时候,革命党的主要领袖人物基本都不在。刘公被隔绝在汉口,孙武被炸伤,蒋翊武出逃,刘英远在京山,詹大悲和胡瑛尚在狱中,居正、黄兴、谭人凤、宋教仁俱在港沪,杨时杰在京城。

    时下几位领导人不仅缺乏资历,也难孚重望。吴兆麟是个队官(连长),蔡济民是个排长,熊秉坤是个小班长,他们都不敢站出来主持大局。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拿不出什么主意。

    大家商量的最后结果是,上午在咨议局继续开会,进一步研究解决这些紧迫问题。

    吴兆麟(1882年—1942年10月17日),字畏三,湖北鄂城人 。十六岁投武昌新军工程营当兵,先后考入工程营随营学堂、工程专门学校学习。一九零五年(光绪三十一年)加入革命团体日知会、翌年再考入参谋学堂,毕业后任第八镇工程营左队队官。

    我们已经知道,辛亥武昌起义之夜,被起义士兵推为临时总指挥,部署指挥起义部队进攻湖广督署,占领武昌。

    湖北军政.府成立后,曾担任参谋部部长,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