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上海问题

    第339章 上海问题 (第2/3页)

宝地,这样的结果是无法接受的。

    于是,卢永祥、何丰林联名发电:“恭读大总统命令,特授卢永祥为浙江督军,淞沪护军使着即裁撤,改设镇守使,调任何丰林为淞沪镇守使,此令等因。当此南北争持之际,国是未定,人心未安,政.府失其重心,大局日趋危险,淞沪地方重要,未便骤事更张,除电呈大总统外,现仍以卢永祥兼任淞沪护军使名义,由丰林代行,维持现状。谨此电闻,即请查照为荷。”

    何丰林同时自发一电向中央辞职。

    电云:“大总统国务院参陆部钧鉴:恭读大总统令,淞沪护军使一缺,着即裁撤,改设淞沪镇守使,调任何丰休为淞沪镇守使,此令等因。奉令之下,惶悚莫名。伏念淞沪地方重要,绾毂东南,自民国四年裁并上海、淞江两镇守使,特设护军使一职,直隶中央,当时设官分职,用意至为深远。数年以来,迭经事变,用能本其职权,随机应付。至去岁卢督调任后,学.潮震荡,工商辍业,人心动摇,闾里虚惊,丰林一秉成规,幸免意外。现方南北相持,大局未定,忽奉明令,改设镇守使,职权骤缩,地方既难维持,事机尤多贻误,对内对外,咸属非宜。丰林奉职无状,知难胜任,惟国家官制,必须因地制宜,不能因人而设。惟有退让贤路,仰恳大总统准予免去淞沪镇守使一职,以重旧制,而维大局,不胜屏营待命之至。”

    何丰林(1873~1938),字茂如,山东平阴人。因早年丧父,随叔叔何宗莲生活,在村中私塾读书,因用功读书而精通文字。

    后跟随叔父到天津,入北洋陆军学堂,毕业后初任袁世凯新建陆军教练官,不久至陆军第四镇为哨官,属卢永祥标统管辖。

    卢对何丰林格外看重,将其视作心腹,卢升任第四师师长时,将其提任为团长。

    一九一二年后,何先后任陆军第四师第七、第八旅旅长,不久随浙江督军杨善德前往浙江。一九一三年晋升为浙江宁台镇守使,袁世凯称帝后,封三等男爵。

    紧随以上两通电报,第四师、第十师(都属浙方)全体军官发电北京,吁请收回裁撤淞沪护军使的成命,任命何丰林为护军使。

    这时北京方面正为了直皖决裂,战端将启,无心顾及东南,未立即答复。

    何丰林认为是李纯从中作梗,发电李纯有:“解铃系铃,全在吾师”句,又联合吴淞警备司令荣道一致电李纯有:“同人等群相诘责,无词应对,私心惴测,亦难索解,非中央欺吾师,即吾师欺学生”云云。

    原来何丰林和荣道一都是李纯的学生。李纯复电表示心迹云:“中央命令如果由兄指使,兄无颜见弟,无颜见人”。

    北京的人事安排本就是因为李纯等直系有异议而做出的,他的电报非但不能说服浙江方面,反而加剧直皖由此而引发的矛盾。

    于是双方剑拔弩张,分兵布防。

    看到江浙的战火即将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