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蜀王

    第十三章 蜀王 (第1/3页)

    “坚固的城堡,从内部瓦解,都要比强攻,更加的事半功倍,对于突厥,我大唐完全可以从内部瓦解。”李恪得意道。

    “如何瓦解,细细说来。”李二对自己这不着调的逆子,有点刮目相看了。

    “突厥是部落组成,意见难以一桶,容易出现分歧,现已分为东西倆部。其一,为西部突厥正名,其二,暗中扶持其它部族壮大。突厥必会陷入内乱。不断内耗之下,我大唐再徐徐图之。”

    看着李二越来越凝重的表情,李恪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沉思了片刻,李二有种大梦初醒,醍醐灌顶的感觉,一切迷雾,仿佛瞬间豁然开朗。

    李二俩眼发亮的看着李恪说道“对于高句丽,你是怎么看的?”

    李恪这一番言论,让李二摒弃了心中的小嘘,在内心中,已把李恪看做了自己的肱骨大臣。

    “对于高句丽,儿臣当然是用双眼观看了。”看着李二思维跳脱,有点好高骛远,李恪不着调的回道。

    突厥之患未解,针对高句丽,现在还不是时候。

    “逆子,你这个逆子。”李二颤抖的拿手指着李恪,站起身来,高举起自己的巴掌。

    最后放下手来,拂袖转身离开,王德见此情况,急忙转身跟了上去。

    出得蓬莱殿,李二命令道:“宣齐国公长孙无忌、刑国公房玄龄、蔡国公杜如晦、莒国公唐俭、尚书左仆射萧禹、尚书左丞戴胄、谏议大夫魏征、礼部尚书李孝恭、兵部尚书李靖等,进宫见驾。”

    这相当于一个小朝会的阵容了,可见李二在李恪的提点之下,对突厥有了多大的想法。

    贞观元年五月十四日,李二在太极殿夜会了群臣之后。

    第二日,大朝之时,李二命莒国公唐俭,出使突厥。同时,在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的大力支持下,改封汉王李恪为蜀王,兼任益州大都督。

    昨晚,看到李二言语间,大肆夸奖汉王聪慧,有大才等,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对视了一眼,俩老狐狸当即达成共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