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审计

     第三百九十六章 审计 (第1/3页)

    商报不是党媒,而是招商局下属的一份报纸。实际运作的并不是招商局。

    很奇妙吧?运作报纸的是另外一套人马,或者说是承包。

    这几年报纸的日子还算好过,商报因为办报方式灵活多样,内容新颖(大胆),很是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一般来说,只要不是太出格,主管部门睁一眼闭一眼,有人说话不是坏事。

    这次不一样,扶持一个民企作为标杆是尹提议,并且上了会通过。这意味着是集体决定!

    商报这么做,是质疑松江市的领导集体。而且还是在当下内阁整顿金融行业的时候。

    这个举动让松江市领导集体很被动,而且这份报纸还是本地的。这个就更被动了。

    应该说干这个事情的人很聪明,但是却聪明过头了。

    云涌进来等于救了里面两个被训的人,宣传、部长看见云涌进来顺势停下。

    发火训人的时候门都不关,这不是怕有心人听不到么?

    两位领导在办公室里关上门的时候,云涌表示:“报纸上提到了贷款到底是怎么用掉的内容,我看可以让审计部门介入一下。专款专用嘛!”

    “远大毕竟是民企,这么做不合适吧?贷款的时候,远大是拿公司做抵押的。”

    云涌坚持道:“原则上这些贷款是是商业用途,有人质疑的话,那就查一查好了。看看远大公司到底在建筑上花费多少,抵押品是否达到要求,这钱贷出去的是不是合理。免得回头有人拿这个做文章,难听一点,骗贷的说法,人家就查直接喊出来了。”

    “那行吧,会上我来提议?”征求意见的语气不够坚定。

    最后还是云涌表示:“还是我的来吧,别人说这话都不合适。总要让同志们放心。”

    上不上会的方蛰不知道,不过远大公司在盖楼的时候有专用账户,这钱只能花在盖楼上。

    所以方蛰一点都不担心,甚至出于谨慎的考虑,还在港城的花旗银行远大账户上存了一笔外汇。就像方蛰告诉刘世铎那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