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灾变伊始 第135章 石头院

    第一卷 灾变伊始 第135章 石头院 (第1/3页)

    那塔山科研基地位于秦岭以北的淮北省,基地东北角有一间小院。院落青砖黛瓦、样式古朴,看起来颇有年头。

    这是一家收容所,一年前由基地官方牵头成立,收留了不少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孩子。

    收容所又叫做“石头院”,冠名于学富五车的陈心妍博士。

    据说陈院长取了很好的寓意——希望孩子们能养成石头一样顽强的脾性。

    这些孩子成长于末世年月,并不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但相比那些已经死去的人们,他们又无比幸运。

    而若想在末世中更好地活下去,坚强和韧性缺一不可。

    郎华始终都是这样认为的。

    直到有一回,陈心妍喝醉酒后说漏了嘴——

    她说:她只是觉得这座基地里,从上到下都是些像石头一样的呆货。起名那时她随口一说,没成想竟就被一帮人点了头,然后这个称呼也就定了下来。

    那时郎华受命刚来那塔山基地没多久,头一次听到这种奇葩的事,竟举着酒杯呆了好一会。

    并且奇葩的不仅有事,还有人。

    包括当时在他眼前喝得酩酊大醉的美女院士。

    对方一拍桌子,突然站起身来吓了郎华一跳。

    杯中酒水晃动差点洒到桌子上。

    陈心妍拿指头指着郎华的鼻子,指尖离他鼻头只有几公分的距离。

    “你说对吧?这都能信以为真,果然是一群呆瓜石头。我当时的判断没有错嘛。”

    “你说”,她扯着嗓门问郎华,“我说的对不对?”

    后者怕她耍起酒疯,急忙点头:“啊,是。没错,你说的没错。”

    郎华少尉猎过兽、杀过人,战场上来去自如,却唯没有应对女疯子的经验……

    那天他看看对方又看看自己,第一次反思——答应团长来那塔山,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军令如山,郎华既然答应了,自然就会留下来。

    可谁能想到,他偶然间的一次反思,是第一次,却不是最后一次。

    ……

    “石头收容院”在山谷东北角落,隔着实验室与基地后勤医院遥遥相望。

    小院里的孩子,许多都是团里战士的遗孤。

    孩子们本就在灾变时没了母亲,父亲又在后来的战斗中牺牲丧命,任谁听到这种遭遇都会心生怜惜。

    末世年月,215团的战斗任务繁多芜杂,不同小队间多有配合。他们的父亲,大多和郎华见过面、碰过头,是一起并肩作战过的袍泽兄弟。

    所以每当郎华伤愈后有空闲时,都会来小院里陪孩子们玩一会儿。

    另一个原因是,看到这些孩子时,郎华也会想起当初在沙市孤儿院的自己……

    青灰色的石砖院墙已经近在眼前,郎华整理心情,努力摆出十成十的微笑,抬脚走了进去。

    正午时分,大多数小孩都在午休,院子里只有一个玩沙土的小男孩。

    他抬头见到郎华,非常惊喜。

    “呀!是华子哥哥!”

    男孩约莫八九岁,看着虎头虎脑的,站起来和郎华的胸膛差不多高。

    “小虎。”郎华也很高兴,笑着和对方打着招呼。

    在两人说话的空隙,小院里间钻出来个小姑娘。

    她穿了身水蓝色的连衣裙,裙摆打褶,贴有蕾丝花边。乌黑的头发长长过肩,用花环一样的发箍束在脑后,使她看起来简单利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