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创业艰难百事多

    第一百三十二章 创业艰难百事多 (第1/3页)

    尽管郑芝龙对于朝廷开海之事有着很深的芥蒂,但再不满意他也不敢跟在福建一样,把战船开到天津卫。

    对皇权天生的畏惧,让他甚至连天子陛见的圣旨都推脱掉了,他以自己身体有恙的名义绝口不提北上京师,但天子也没生气,还赐了药材等物。

    天子和五虎游击将军都知道这是怎么回儿事,但谁也不想捅破这层窗户纸。

    而且对于这样一个天子,郑芝龙更是不敢大意,能将皇家体面说放下就放下的天子,那才是可怕的。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招安之后,朝廷也并没有干预郑家在漳泉及大员势力范围,对于其照常做着的海盗及收取过往船只保护费的营生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郑芝龙不是傻子,既然朝廷已经投桃,他就只能报李,对天津开海的事也没有多做干预,而且还积极加入进去分一杯羹,组织船队从交趾运粮。

    不过因为南面的郑芝龙阻碍,天津卫开海后,除了倭国的船只,基本就是江南之地的行商了,大小弗朗基和红毛鬼子的船却是一个也进不来。

    毫无疑问,有郑家控制着福建和大员一线,洋人也只能从郑家手里拿货。

    对此,李邦华还单独上书提了此事,当然,在奏疏中,李邦华将郑芝龙说成了阳奉阴违的大海盗,但是朱由检也只是笑笑。

    实力不允许,干生气也没有用,有那功夫还是多挣点钱,给俞咨皋多造几艘战船吧。

    想待罪立功的俞咨皋,到了天津之后,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造海船。

    而且对于福建郑家的所作所为,俞咨皋体会的更深,如果说李邦华对郑芝龙仅仅是骂的话,那俞咨皋对郑芝龙就是不共戴天的仇恨了。

    就是因为郑芝龙,俞咨皋不仅功败垂成,毁了乃父的一世英名,还身陷囹圄,要不是因为天子仁德,那铁定一命呜呼了。

    而且经过此案,俞咨皋也看透了明朝文官集团的虚伪与血腥。

    铜山海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