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钢炮

    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钢炮 (第2/3页)

日以后,大明历史上第一门用钢水直接浇灌铸成的钢炮便成型了。

    关于铁模铸炮,早在西山铸造第一门炮的时候,朱由检见到当时的工匠用泥坯铸炮便觉得有些不妥,后来了解到因为阴干的需要,需要数月才能制成一门炮时,朱由检彻底无语了,当即便提出了铁模铸炮法。

    朱由检提出铁模铸炮法并不是基于后世的见识,而是觉得泥模铸炮需要阴干浪费时间,为嘛不用铁模,而且后世的模具各种各样的都有。

    既然泥模太慢,为嘛不换一换,基于此,朱由检便随口提出了铁模,没想到倒是随口就成就了新式的铸炮法。

    当然这其中还经过了毕懋康和宋应星不断的琢磨,和工匠的一次又一次的实验。

    其中复杂历程按下不表,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西山已经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铁模铸炮法,并成功的将铸炮时间又半年压缩到了一个月。

    而随着铸炮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工匠技艺的熟练,主要是采用了朱由检发明的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目前的铸炮时间已经缩短到了半月。

    而且铸炮的铁模除了开始时的三磅炮,后来又发展到了六磅炮和九磅炮。

    当然在平炉炼钢法成功以前,铸炮多是三磅和六磅炮为主,再大的九磅炮就已经不符合朱由检野战炮的要求了。

    一门九磅炮重达六千斤以上,加上轮子则超过了八千斤,平地上还需要六匹马拖动,速度更是龟速,要是翻山越岭,基本就没戏了。

    不过九磅炮能将八斤重的铁球发射到两里之外,在加大装药的情况下,极限射程能达到三里,威力确实不小,用来守城还是可以的,野战就是拖累了。

    而且一门炮需要六匹马,十个辎重兵,六个专业炮手来伺候,这规模着实大了点。

    朱由检想要的火炮其实是轻型火炮,自重最好不超过一千斤,两匹马就能拉着跑,必要时四个士兵也能推得动,如此机动性才能达到野战的标准。

    而射程最好能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