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惊动裘南事

    第814章 惊动裘南事 (第2/3页)

我,为何裘衣百姓不能穿着,只能穿纸衣,我也被问倒了,怎么都想不到法子让这些御寒的衣物更加便价。”

    明皎也同样没有办法。

    芳期又忍不住跟她说了裘南事杖杀良雇,但那良雇的父母却选择了漠视杀子之仇一事。

    “也许很多的人都会指责枉死者的父母懦弱麻木,我起初也为他们的态度深觉齿冷,后来想想,毕竟裘南事才是行凶的人,死者的父母也是受害人,我又怎知他们丧子之后悲痛与否?他们当年不敢与贵族官员对抗,应当也会自责愧疚,正因如此,他们干脆才表现得麻木不仁,因为觉得无颜再说那些悲愤的话。”

    明皎沉默了一阵,叹道:“但凡家境不那样捉襟见肘,当父母的都不至于让孩子孤伶伶的去高门贵族门第为奴,纵然不是卖身,还有个良籍的身份,却都晓得万一孩子受到了主家的打骂,他们必定维护不住。

    临安虽是富庶之地,因为权贵云集,临安的百姓们看似更易求获生计,只确然就连临安城,仍然有极多的贫户,他们没有更多的办法赚足钱粮使生活无忧,就像这一家子,一个孩子遭遇不幸,他们还有其余的孩子需要他们养活,上头更有年迈的父母也需要他们供养,他们实在豁不出性命来与权贵争公道,生计成了重担,多少人的脊梁不会被这重担压弯压折?”

    明皎思索了一阵,又道:“不过好在太祖建朝以来,严禁买良为奴,又制定律法规定主家殴杀良雇为触律,虽说主家若为贵族官员,多半能够借口错杀逃脱死罪,但也会因此丢官去职,葬送仕途。有这条律令在上,贵族官员绝大多数都是不敢触律的,因此良雇被主家殴杀之事虽偶有发生,却并不算多。”

    相较而言,的确要比历朝历代情形好上太多了。

    芳期不懂就问:“这样说,若能证实家主故杀良雇,行凶者原本也当被处死?”

    “不会这般容易。”明皎道:“就像这裘南事,甚至连他误杀良雇一事,若非是你家晏大王存心察实就连御史言官都未听闻风声先行举劾,事情隔了这些年,证凿早就湮灭难获了,便是现在死者的亲属向官衙举告,裘南事反而还能指控他污告陷谤。

    不过这裘南事也够张狂了,当年还能直接告之死者的亲属死者就是被他责打‘失手’致死的,若是换个更谨慎的人,哪怕因为暴怒杀人,往往也会以‘急病’的说法向死者亲属交待,哪怕担心亲属索要尸身察验,多半也会另寻个替罪羊。”

    芳期缄默了。

    她心里很清楚,裘南事做为沈炯明的姻亲,当犯下这种殴杀良雇的恶行时,背后的倚仗可不仅是沈炯明,甚至并非司马权,那个时候,沈炯明可还是晏迟的党羽,裘南事行凶且全然不惧律法究罪的根本,实则是因湘王府这座靠山倚仗,固然,晏迟没有纵容党徒行凶的主观意向,裘南事是因泄愤才行恶,湘王府在此件事案中不能称为助纣为虐,但芳期仍然因此不无自责。

    这也许才是她为这件事案耿耿于怀的真正原因。

    “阿辛与二哥去了福建,阿霓现长在襄阳,也只有我与阿期还能时常小聚了,我琢磨着,等这一场雨雪过去,塔南苑的梅花开成片,挑上个晴天,咱们两个再邀上小闵一同去散散心。”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