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讹钱财损兵折将

    第41章 讹钱财损兵折将 (第2/3页)

 再有一件就是码头附近那座十多丈高的三层楼上梁封顶了。可以说这栋三层楼不但占地面积巨大而且还非常的高。是整个临水县的最高也是最大的建筑,都超过了县城里的城隍庙。上梁那天知县大人亲自描的梁挂的红,而且还摆了一百多桌流水宴让来往的客商和临水县的百姓去免费的吃喝。好家伙!那场面让许多在临水县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都连说从未见过。

    在热闹的喧嚣下,其实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的事情。魏王承诺的第一批十万石的食盐到达了,直接都没有在临水县停留就被送去了吴国,而换回来的则是十万两白花花银子。另外济州府李家的商队也到了,带来的是粮食丝绸瓷器和铁料等紧俏商品。

    粮食和铁料自然被公孙剑给留了下来,而其他的则直接贸易去了吴国。为了加工那些铁料,公孙剑又让冯怀道组织人手在西门码头的下游修建了一座专用码头。而在码头不远处开始建设炼钢厂。

    虽然公孙剑不太懂得现代炼钢技术,但是不妨碍他知道一些高炉土法炼钢的知识。可放在这个世界也已经是最先进的生产方式了。至于其他的就交给那些公家和魏王以及李家等帮他物色来的工匠们。总之这个炼钢厂将来会是公孙剑最主要的一个产业和力量。未来的兵器都可以通过这里打造,而生产出来的钢坯又可以出售,成为可靠的经济来源。

    随着临水县越发的繁荣,需要用工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如今城里数万居民除了老弱病幼之外几乎都有了一份工作,可即便是这样人手还是不够。吸纳人员成为了现在摆在公孙剑面前最紧迫的问题。

    “主公,现在西门码头上的劳工都去了下游的铁料码头,可再有一个多月就到了汾水的枯水期,您安排的供一千五百料大船停靠的两座码头也要开工。如今人手不足啊!”冯怀道跟公孙剑抱怨。如今的他管理的事情太多,西门码头要负责管理建设,还要接待招租招商事宜,另外公孙剑又将铁料码头和钢厂的建设扔给了他。办事认真的冯怀道整天忙的昏天黑地,有时候甚至都吃住在工地不回小院了。

    公孙剑看了看最近消瘦了许多的冯怀道,意识到一个问题,现在不单单是普通劳力的问题,还包括手下人才的问题。军事人才、管理人才、谋划人才等等。眼下自己手中除了马腾齐石那几个武夫就只有冯怀道和刘大远两个文人。黄文元虽然是自己这边的,可毕竟不是心腹之人。

    沉吟半晌后,公孙剑看着冯怀道和一旁没有说话的刘大远说:“普通人手的问题好办,前几天曹德来找我,说是他家好多的佃户都跑来咱们这里做工了,结果他家的地没人种了。我觉得这是个机会,咱们可以用县里的名义去和曹家谈,把曹家手里的土地赎买回来一部分。然后利用这些土地吸引外来人口定居。再就是县城要扩大,如今的县城肯定满足不了将来的需要。另外最主要的是咱们手中缺乏优秀的人才。”说到这里,公孙剑停顿了一下,看看两人后继续说:“你们二位都是读书人,有同窗或是好友,有才干且不得志的联络一下都给我喊来。这样不但你们自己身上的担子轻了。而且也为咱们将来做打算。虽然咱们目前不可能封官许愿的。可是咱们不差钱啊!来了以后只要有本领,咱们就给高俸禄。只要他行有本事,一个月一千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