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兴亡皆是百姓苦

    第九章 兴亡皆是百姓苦 (第1/3页)

    自晋哀帝三年,晋国八王内乱,导致将不听君,兵不听将,诸胡内迁,华夏内乱开始,我方唱罢你方登场,北方在二十多年的混战中,先后存在二十一朝,历五十二帝。

    经多方角逐,北方趋于统一。长江以北,太行山以西,为胡人单于默绰建立的赵国,并改为秦人石姓,默绰便是赵太祖石虎。

    其麾下有十三义子,世称十三太保,个个骁勇善战,有万夫不挡之勇,在赵国建立过程中,均立下赫赫战功。

    长江以北,太行以东为鲜卑慕容氏建立的离国,烟云十八州均在其治下,离赵两国经过十余年的大战,将边境稳定在太行山附近后,便定都于燕州,称燕京。

    晋哀帝八年,晋亡后,北境便无秦人建立的政权,都是边塞异族或华夏民族中的人口大族所建立的割据政权。

    北方南逃的人口不到百万,而其余华夏各族百姓除少数华夏人在胡人入主中原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获得与胡人同等身份的特权外,其余一千多万华夏各族百姓均被屠杀或圈做奴隶,尤其身份低微的女子,**后便会被烹饪,或食用与充做军粮,胡人称其为‘双脚羊’。

    南方各割据势力在二十年内,经过殊死争夺后,称帝者两人,称王者八人,史称二帝八王。

    二帝为梁、佛,八王有楚、秦、齐、吴、宋、陈、晋、周八国。

    萧衍是晋朝金陵节度使领建州牧,北方沦陷后,他便扶前朝闲散王爷皇室司马俊为皇帝,趁机将金陵附近各州县均纳入版图。

    局势稳定后便废帝自立,送司马俊至洪州途中将其淹死于鄱阳湖,随即改国号为梁,定都建州,九年,改建州为安都,年号大治。

    萧衍篡晋后,晋国皇室司马坚,在西南占据三州之地,自诩为皇室正统,仍以晋为国号,后被江南多个政权讨伐,无奈,去帝号,称王。

    因梁曾篡晋,杀司马俊,故晋国对大梁充满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