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9章上杉武田结缘石

    第1729章上杉武田结缘石 (第2/3页)

田信玄,在神社外望着鸟居,莫名想笑。

    世事变幻太快,五年前川中岛合战,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在北信打得尸山血海,恨不得咬死对方。

    四年前的骏河侵攻,武田信玄撕毁与北条今川两家的同盟,一口吞下骏河城,北条氏康也是恨不能宰了武田信玄。

    这才四五年功夫,武田上杉北条三家竟然能够坐在关东侍所的体系中,一起和和气气商量事情。

    更有趣的是,武田信玄的女儿四岁,上杉谦信的女儿两岁,北条氏政肚子里的孩子三个月,三女所孕育的子嗣都是来自圣人的神种。

    不知已经在天上的北条氏康得知此事,会做何感想?

    三强藩在关东斗得你死我活,最后却被一个男人的吉尔连起来,坐在同一张桌上,用同一双筷子,往同一个锅里捞食吃。

    想到此处,武田信玄忍不住感叹一声,孽缘啊,都怪那个可爱又可恨的英俊少年。

    身边迎客的北条家臣,她眼看武田信玄不动弹,却望着鸟居出神,也不敢催促,只是默默等待。

    半晌,武田信玄自己回过神来,摸了摸眼角隐隐透出的鱼尾纹,苦笑摇头。

    每次见到圣人,都为他容颜惊叹不已。

    武田信玄老了,上杉谦信也老了,但斯波义银永远是那张十六岁的英俊脸庞,岁月流逝也无法在那位圣人的脸上留下丝毫痕迹。

    看到那张永远青春洋溢的俊脸,总能让武田信玄怀念过往,感叹岁月无情,人心多变。

    外间流传圣人召见之时,上杉谦信与武田信玄当场翻脸,其实只说对了一半。

    翻脸的是上杉谦信,那位的性子永远是这么刚烈,一肚子怨气像是个欲求不满的怨妇,明明是有了孩子的娘亲,哪来这么大的火气?

    武田信玄多有城府一人呀,就算是杀人也是笑眯眯捅刀子,她怎么可能当场和圣人闹翻?最多是软刀子抽插,让圣人有苦说不出。

    斯波义银庇护东方之众的政治意图,其实上杉谦信与武田信玄都看得懂,但她们也的确很为难。

    武家家名之下的家业,属于家名之下所有姬武士,这是武家传统的共识。

    姬武士团以家臣的方式效忠家督,维护的其实是整个武家集团的共同利益,包括自己的那一份。

    就像是现代的股份制公司,家督是董事长,可以决策发展战略。

    但董事会的大股东,乃至持有少数股份的小股东,公司一样属于她们,她们也是有一份的。

    家臣效忠主君类似入股,分配知行地类似持股,武家传统的评议制度,家臣团的参议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限制针对家督的。

    大家拼命跟你干,是指望跟着你发财,如果你没办法为大家牟利,那我就带着资本另投别家。

    这就像是一家上市公司,业绩好看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大股东小股东一起笑呵呵看手里股票增值。

    要是业绩下滑,股票大跌,大股东花式减持,小股东想着割肉,都想带着资本跑,日子还怎么过?

    所以武家和上市企业其实是一种风格,领导天天吹牛逼,年年刷业绩,可不敢让股东们失望。

    企业垮了最多是破产,家业垮了真的会死全家,压力更大。

    斯波义银逼着关东侍所各家对口帮扶,救济东方之众,这种事没有一个正常家督敢随便答应,家臣团那边没法交代。

    站在政治家的立场,武田信玄明白斯波义银是对的,关八州需要弥合分歧,内耗是最差的选择。

    可如果把武家看作一家上市公司,看看那些股市里急功近利,天天炒作,动不动业绩超预期的企业,就能明白武田信玄的尴尬。

    武家这种经营家业的模式,就没有优秀政治家施展才华的土壤,一个个小团体自私自利,一个个小山头只顾自己,谁在意大局?

    赶紧把今天的好处吞了,套利变现了,明天她们都不耐烦等,何况是考虑长期良性发展,先投入一大笔。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实就是没人愿意种树,全在想着砍树变现,被短视的大多数所裹挟,什么事能搞好?

    斯波义银支持利根川中下游改道工程,用自己的信誉做抵押,借来大笔资金搞水利搞生产,大家尝到了甜头,这才愿意跟进。

    可救济东方之众这种事,各家只看到付出,没看到回报。一定要说有好处,那就是关八州整体稳定的政治大局。

    这玩意儿谁在乎啊?谁愿意用自家白花花的粮食去买一个所谓的稳定大局?

    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反正有圣人这个背锅侠,各家自然不愿意掏钱,都在捂着钱袋子装死。

    斯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