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5章回归暂歇兴福寺

    第1735章回归暂歇兴福寺 (第3/3页)

是最早的合作伙伴,长觉法师在早年间为义银提供了许多支持,双方关系非常融洽。

    斯波家崛起之后,一直帮兴福寺长觉压着筒井顺庆,使得筒井顺庆明明优势在手,却始终无法吞并大和国,成为称霸一方的英雌。

    这些年下来,筒井顺庆看似也死了心,安分了许多。

    真言宗依靠兴福寺,总算能安稳统治着大和佛国,长觉法师割让北大和给斯波家换取庇护的做法,也成了真言宗赞许的政治操作。

    既然是长觉法师盛情邀请,义银决定给这老朋友一个面子,转向兴福寺暂歇一日。

    禅室内坐着三人,檀香袅袅带出世外佛思,使得心灵宁静。

    义银坐在主位上听长觉法师说禅,一边的陪客是天觉法师,也就是北畠具教。

    北畠家乃南伊势名门,世袭伊势国司,是伊势名义上的统治者。

    武家政权的主体是三氏族,其一为源,其二为平,其三为藤原。

    源平两氏是天皇子嗣外放,册封臣籍,赐予姓氏。藤原氏,则是公家的首领。

    千年之前,藤原氏起于天皇外戚,世代与天皇联姻,以关白摄政为名架空天皇,以公卿之身统治天下,史称摄关政治。

    藤原氏发家之后,子孙延绵,后世分支主要有四支分家,在朝廷和地方都有势力。

    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屠灭天皇朝廷,覆灭神道教,却无法根除地方上的藤原氏分家,因为她们已经和地方武家亲密结合在了一起。

    最终,足利幕府只能承认这些藤原氏的武家身份,而地方上的藤原氏主要来自两支分家,分别是藤原北家与藤原南家。

    也就是说,足利义满覆灭天皇公家之后,留下的藤原北家与藤原南家,就是武家化的公家。

    而反过来,源氏也并非全是武家,也有公家化的源氏,北畠家的本家就是其中之一。

    北畠家源于村上源氏中院家庶流,村上源氏属于源氏二十一流之一,也是血脉身份最尊贵的源氏。

    而幕府将军所属的河內源氏来源于清和源氏,因为清和天皇时期外放臣籍的子嗣最多,反而没有村上源氏来得尊贵。

    但人多也有人多的好处,出身清和源氏的河內源氏世代出武将,最终成为武家栋梁,建立起属于武家的政权。

    原本的源氏长者是由村上源氏担当,可耐不住河內源氏嫡流有本事,天下都给夺了,源氏长者的名分自然也就拿走了。

    北畠家这一支村上源氏中院家庶流,是公家源氏不多见的武将。

    在足利幕府初期覆灭天皇朝廷的战争中,北畠家让足利将军吃了不少苦头,最后还是寡不敌众,被迫降服。

    北畠家也的确有本事,足利幕府不想多生事端,干脆把北畠家封为伊势国司,成为武家政权中少有的朝廷公职,也算是化公为武了。

    到了北畠具教这一代,北畠家依然战力不弱,统一南伊势,觊觎北伊势,吓得北伊势武家投靠当时强大的六角家,寻求庇护。

    可人算不如天算,六角家与北畠家在伊势国争霸,谁知道尾张国出现了一个怪物织田信长。

    织田家迅速崛起,干掉了六角家,入侵南伊势,北畠具教无奈降服,迎入织田信长的妹妹织田信包为继承人,改名北畠信包。

    原本按照武家传统,北畠家跪舔成这样,血脉都可以换成织田家的人,只求保留家名,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

    可偏偏北畠信包不当人,硬是要破坏规矩,想把已经隐居的北畠具教和她的两个女儿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兔子急了都知道咬人,何况是北畠具教这位剑豪。

    原本北畠具教想要拼个鱼死网破,但她想起好友武田信虎离开之前,曾经劝过她,一旦织田家不留余地,可以找斯波圣人说理去。

    北畠家按照武家传统彻底臣服,织田家却要破坏规矩,杀人夺地,不符合武家义理。

    斯波圣人是武家义理之化身,自然会主持公道。

    结果就是斯波义银出面,把北畠具教的两个女儿收为小姓庇护,北畠具教则到兴福寺出家,法号天觉,总算是保全了北畠家的血脉。

    北畠具教感激涕零,在斯波织田开战之时教唆伊势武家骚动,使得北畠信包始终无法支援织田军,事后惹来织田信长的暴怒重罚。

    真正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