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六章 往事

    第一卷 第十六章 往事 (第3/3页)

也识得孟德?”

    刘辩赶忙摆手道:“只是听闻,只是听闻。”

    蔡邕不以为意,故而继续说道:“说来可笑,时桥公年逾六十,老臣年近四十,然桥公与臣皆无子嗣,殿下可知孟德如何戏言我与桥公?”

    刘辩不由翻了个白眼道:“蔡公,我非曹孟德,如何知晓,你直言便是,卖什么关子。”

    蔡邕笑着长叹一口气道:“孟德那小子着实可恶,竟说他至少要生三个儿子,还都已取了好名,长子曰昂,次子曰丕,三子曰植。”

    “曹昂,曹丕,曹植。”刘辩不由接话道。

    蔡邕不以为意:“然也,这小子还说,长子曹昂定是要留于身侧的,次子曹丕当赠与桥公。”

    “三子曹植,自当是赠与蔡公的了。”这样的古老的趣事,饶是后世研究汉末三国的书籍如此之多,刘辩也是从未见过,当即便来了兴趣。

    蔡邕说到往昔故事,也不由眉开眼笑:“不错,这小子可是个霸道之人,还说此二子自是与我和桥公养老送终用的,叫我二人不可擅改姓名,坏了他曹氏香火。”

    “莫不要说蔡公你和桥公应允了?”刘辩目瞪口呆。

    蔡邕笑道:“说来惭愧,老臣确实有点心动,可是桥公何其人物,当场便将阿瞒……嗷,当场便将孟德赶出去了。”

    刘辩点头道:“桥公自然不会如此儿戏。”

    蔡邕摇了摇头,捻须笑道:“桥公将孟德赶出门后,曾对老臣言,这曹丕的姓氏自然是要改的,定要姓乔,只是这乔丕之名却着实难听,怕是也要更改。”

    刘辩听到此处,当真是目瞪口呆,无语至极了。

    “天下竟有如此巧合之事,曹植啊曹植,汝之文采,不亚汝父啊!”

    刘辩见蔡邕看着石碑,兀自出神,最后这句话,竟像是隔着一个时空,对那曹植曹子建说的一般。

    刘辩突然间感觉有点难过,据他所知,蔡邕将死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植却出生于初平三年,饶是蔡邕所说,这对文采斐然的义父子竟是在无数个平行时空中都不曾相见过,这简直是刘辩前后世加起来听过最遗憾的事了。

    刘辩依稀感觉到了重生在这个时空的意义,遂问蔡邕道:“蔡公,曹植之名当如曹操所言不可更改,可若是叫你这个义父给他取个字,你会取何字?”

    “若要给阿植取字,不如就叫子建吧。”蔡邕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