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扩军

    第一百二十七章 扩军 (第2/3页)

引了多少赞许和羡慕的眼光?

    原本穷困旗军在地方上是人人瞧不起的下等阶层,普通的民户不太可能和军户结亲,可是现在方圆几十里内的民户都转变了态度,都是想着将自己家闺女嫁到第三百户这里。

    要是和个旗军结个亲,只要闵副千户在,承诺过的薪饷发下来,甚至不慎战死了,一辈子都能吃抚恤,衣食无忧,穷苦百姓,还能期望更多?

    “看到辕门了。”

    “什么辕门,就是营门。”

    “好多马啊,长二十二年头一回见。”

    “我也头一回见这么威武的旗军啊。”

    尽管有一些青壮曾经在盐池帮过手,但接近军营区想到自己可能成为旗军中的一员时,还是忍不住心潮澎湃。

    “说来也怪……”一个旗军青年摸着脑袋道:“咱们原本就是旗军,我弟弟是余丁,现在又要来参军,这感觉怪怪的。”

    “说的也是啊。”

    “听说向上报功了,要是朝廷允准咱们闵副千户当守备官就好了。”

    “对,那就再好不过,咱们也就是正经的营兵了。”

    “营兵什么好名声?贼过如梳,兵过如篦,还不如旗军哪。”

    “那是别部营兵,咱们云梯关营兵断不会有这样的坏名声。”

    “有理,有理。”

    “那也是朝廷和大官们的事,谁知道到底会怎么着?”

    来报名的都是过了初试的青壮,得益于最近两个月闵元启坚持不懈的向四周的百姓军户们宣传朝廷邸抄和解释大势,包括最基本的军政运作的内情,眼前这些接受程度相对较高的青年人,最少是对朝廷运作和眼前的大势所有了解了。

    若是几个月前,放开了叫他们说,怕也是说不出一二三四五来。

    营兵制度,除了从总兵的正兵营到副将参将的奇兵营,都是各有驻守防地,从将领到小兵都不能擅离信地,除非是朝廷有了明确的指令才可以。

    只有游击将军的游兵营是没有固定的防地,是随时可以出动的机动营。

    游击之下,就是带着某个营的将士驻守某地的守备,比如驻守铜山的铜山营,驻睢宁的睢宁营等。

    守备之下,就是某个大型军官的守堡官,麾下三五百将士,守备某一处防地区域,底下还有若干个小型军堡和火路墩。

    这样多位一体,构成了大明的防备体系。

    九边是固定有大量的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其下有守备官守堡官,守堡官就最少得是个指挥佥事,守备官最少就是个指挥使了,到游击将军之上,多半都会加都司武官职份,副将总兵,一般就是加都督或同知都督了。

    云梯关这里,不仅是内镇,还是近海的荒僻地方,所以并无守备官或守堡官,当年在备倭之时倒是有个把总在此,守备五个小型军堡。

    现在有闵元启在此,如果借口匪盗肆虐,还是有可能被任命为守备官。

    毕竟人人都明白,以闵元启现在的实力和财力,加上名声威望和军功,任指挥佥事或同知是板上钉钉的事,再兼任一营守备,也是水到渠成了。

    当然这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