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弓箭

    第一百九十九章 弓箭 (第2/3页)

的吆喝下聚集起来,他们手持弓箭,开始从腰间的撒袋里取出弓箭出来。

    相比那些穿着破烂,拿着劣制兵器,甚至光着脚板在地上行走的步卒,弓手的待遇普遍要好一些,多半人穿着正经的制式军袄,头上也不光是一顶折上巾,多半人戴着范阳笠,这种笠帽能够防晒防雨,总是比光着脑袋要强的多。

    还有少量弓手穿着皮甲或绵甲,脚上着靴,腰间撒袋也是有好几个,这是能够力射重箭和快速射箭的精锐弓手,他们头顶也戴着铁盔,防护能力在弓手来说是够用了。

    弓手在明军中是相当不错的兵种了,如果弓术出色,还能骑马,那就相对容易成为家丁。

    明军在国初之时就有火器,成祖皇帝更是专门成立了神机营,用火门枪和早期的火炮横扫沙漠。

    但国初相对弓手比例还是更高一些,每个百户在编的弓手最少有四十人,习射的人比习火器的要多的多。

    到明末之时,火器更容易上手,虽然劣制也勉强可以形成远程打击能力,弓手却是要长年累月的训练,明中期之后重募兵轻卫所,卫所普遍崩坏,日常的弓手训练完全废弃,这也使明军募兵中也缺乏弓手补充。

    军中是能训练弓手,但弓手如果不是从少年时习射,一直坚持训练,短短时间内练出来的弓手是不堪大用的。

    明弓是开元弓这样的硬弓和小梢弓两种弓箭为主,但就算是开元弓比起清弓来劲力也弱了许多,清弓更加长大,劲力更强,在战场上密集的清弓射击令明军伤亡惨重,在萨尔浒等著名的大战战场上,比如杜松部是萨尔浒一役中的主力,其在雾气之中被清军伏击,明军如靶子般被清军秋风扫落叶般的成片射死,八旗兵用清弓为主,不光是劲力极大,射速,持续的连射,还有精准度都远在明军弓手之上。

    两军交战,清军以骑兵侧击掩射,正面用大量步弓,箭如飞蝗,每次都给明军极大的压力。

    所谓满洲骑射无敌,其实不完且是瞎说八道,八旗虽不以重骑冲阵的战术打法为主,而是骑兵牵扯射箭动摇明军阵脚,吸引明军火铳和火炮的轰击,乱明军阵脚,掩护步阵突袭,待明军阵列混乱开始溃败时,这些骑兵就反复冲杀,追杀上百里是常有之事,松锦惨败时明军溃逃几十里,清军追杀不停,从松山塔山一带一路追杀,很多明军士兵情急之下跳到海中躲避锋矢,然后被海水淹没,海上遍布浮尸,情状惨不忍睹。

    刘泽清所部客兵中聚集了大约四百左右的弓手,其中精锐弓手不过数十,还多半是从淮安府城出来的所谓精锐,对一支三流军镇的杂兵来说,这般的配置已经算是相当不错。

    相隔百步时弓手便开始准备,这时姚文谦等人未发现对方旗军中有大量弓手存在的迹象,不觉安心不少。

    对这些将领来说,弓手才是靠的住的远程力量,火铳手只能算聊胜于无。

    相隔至八十步以内时,客兵中不少军官下令,接着听到一阵阵梆子声响。

    在响声中客兵弓手将小梢弓的弓身仰面向天,手指尾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