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一再的大动作

    第761章:一再的大动作 (第2/3页)

有可能,需要吕武再死脑细胞接着思量了。

    取“汉”为号是国名,一个国家包含了很多的地方,直接将秦地更名为汉地,其它区域的人会怎么想?

    一开始的时候,吕武对别人称呼自己“阴武”很不适应,后来习惯了也就没什么所谓了。

    他们要不要改氏?以前吕武老是想着要改,名头打出去之后放弃了念头。

    其实吧,折腾来折腾去,吕武立国最佳的国号其实是“阴”,叫这个名字当前时代的人才不会有那么多联想,完全是吕武自己过不了那关而已。

    国号为“阴”,以后就是阴国,国家灭亡历史上的记载会称呼为阴朝,宫城叫阴宫,军队叫阴兵,子孙后代的府宅叫阴府。

    对了,阴氏会有阴槽,地窖就是地府,连贯起来就是阴曹地府,一听就莫名酸爽啊。

    麻辣戈壁的!

    听一听,夏朝、商朝、周朝、春秋战国、阴朝……,好像混入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怎么听都膈应人嘛!

    换成了:夏朝、商朝、周朝、春秋战国、汉朝……,莫名的顺眼又合适呀。

    秦朝?历史上的存在感很强,只是大一统的时间太短了。

    有了“长安”这个名字的新城,它从挖地基的做业开始,花了足足四个月才开始着手建造外城墙。

    这一次吕武没有使用夯土的方式,采取了砖石的结构。

    那么一搞,反正平原上多了几十个砖窑,连带水泥制作工坊也被建立起来。

    为什么不直接用混凝土?没有足够的铁来搭建框架,其实竹子也是可以的,但用于永固工事的军事防御明显不靠谱。

    吕武很老实地采取了有明一朝的做业。

    老朱家对工程的苛刻程度很不一般,历史也忽略了有明一朝的大工程能力。

    在永乐一朝起的大工程很多,其中最大的工程当属建造紫禁城和疏通大运河。

    在后面,老朱家重新重视长城防御体系,“九边”防御链上的长城从夯土改为砖石,并且还大批量地进行筑城。

    吕武“躲”在秦地这边大搞工程,肯定需要从晋国那边的封邑抽调人手。

    现在晋国的状态是,作为元戎的吕武不老老实实待在“新田”处理国家事务,中军佐士匄被牵绊在南方督造武城,上军将中行吴则是全心全意在梳理攻打下来的卫国,当家作主的人变成了被留在“新田”的解朔这个下军将。

    有鉴于之前晋国发生了太多的大事,内战和打得楚国屈服同时发生,一大群人处在懵逼状态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消化,晋国在一年的时间里也就变得很消停。

    大家原以为吕武会很快返回“新田”这座晋国的政治中心,结果是士匄回去,中行吴也回去,偏偏吕武一点要回去的意思都没有。

    时间又是过去了一年,缺少了吕武待在“新田”致使晋国根本没办法搞什么大动作,“东方时间”进入了难得的和平时期。

    某一天,中行吴爬山涉水到来,看到忙得红红火火的工地,一时间不忙着去拜会吕武了。

    阴氏在秦地建造新城在晋国并不是什么秘密,大家得知这个消息也就能理解吕武为什么一直没有回去“新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