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错综复杂的局面

    第821章:错综复杂的局面 (第3/3页)

:“我竟然被小辈教育了?只是中行吴没有彻底解决东面的威胁之前,恐怕不敢跟汉武撕破脸。现在就看汉武愿不愿意吃亏,坐视中行吴的不劳而获了。”

    汉国吃了什么亏?以四路汉军齐出的攻击态势,好像是能够办到将韩国的城邑全部拿到手,结果中行吴跳出来搅局了呀。

    尽管已经醒悟了一些什么,韩起还是不愿意直接认输。

    这个是韩起真正品尝过权力的甘美,哪像范鞅没有接手权力就面对那等困局。

    而范鞅就真的认命了吗?他只是在给范氏寻找退路而已,但凡还有挣扎一番的可能性,其实也不会那么快就认命的。

    在接下来,韩起带着自己的部队赶往“雍梁”,下一步又马不停蹄约子产在“狐人”私密见面。

    范鞅则是回到“新郑”处理烂摊子,一面派人去“虎牢”北边的各城邑下达征召命令。

    当前的范国就真的是烂摊子遍地,大量的郑人在子产卷土重来之后反抗范国的统治,再有五氏的残余到处宣传范氏的残暴,导致的是“虎牢”以南的城邑不是失守就是失去了有效控制,哪怕是勉强控制住中枢也难以获得地方上的产出和兵力等方面的支持。

    春暖花开的季节到来。

    汉国跟荀国暂时看不到大动干戈的迹象,吕武和中行吴也没有昭告将举行会盟,关于汉国和荀国怎么来相处的事情被两国刻意的淡化了。

    作为聪明人的子产没有逼迫范鞅太甚,他在干的事情是兑现一部分承诺,也就是丈量土地给追随自己的人。

    子产的做法一下子造成了很大的轰动,他是第一个大肆给非贵族分田的一国之君,很难不遭到天下诸侯的侧目。

    因为子产在兑现承诺,一下子给周边的几个国家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想要拥有属于名下土地的各国黎庶纷纷投奔过去;范国遭到的麻烦最大,近乎于是雪上加霜;楚国在发现大量黎庶投奔郑国,威胁不归还逃民就要断掉对郑国的粮秣支持。

    作为郑国邻居之一的韩国,暂居在“雍梁”的韩起发现麾下也有投奔子产的现象,派出韩无忌前往与子产进行沟通,翻脸什么的则是一句没提。

    心态惶恐的韩起,他还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茫然,再是郁闷都要暂时忍着。

    季节来到春季下旬时分,楚国那边熊围成功篡位的消息被传出,熊氏内部因为大位之争搞得血淋淋,刚继位不足一个月的熊员被杀,连带子嗣也近乎于被熊围杀了个干干净净,不止令天下诸侯感到震惊,还吓得很多原本在“郢”的楚国公族逃回自己的封地。

    同时,关于新任楚王,也就是熊围派出使节出使汉国的事情,范国是作为第一个知道的国家。

    原因?楚国使节团没有躲躲藏藏,他们要前往汉国选择的是范国的路线,不但让范国知晓,连带子产和韩起也先后知情。

    楚国负责出使的正使是公子罢敌,他是熊围的第二个儿子,以楚国的制度会是下一批手握很大权力的第一梯队。

    公子罢敌接受沿途贵族招待时没有隐瞒前往汉国的使命,一下子让得知楚国想要跟汉国停战的消息传得满天飞。

    那一时间,不知道有多少人感到失望,又觉得汉国简直就是运气逆天。

    怎么会有那种想法?楚康王熊招死在与汉军的交战之中,以楚人的性情怎么可能会不想着报仇,偏偏熊围干掉了熊招的子孙后代,等于最想报仇的那一部分楚人没了。

    楚国轮到得位不正的熊围当家作主,熊围因为得位不正肯定要先稳住内部,要不要找汉国报仇将是后面的事情了。

    已经回到“长安”的吕武接到来自“虎牢”的八百加急快马汇报,得知楚国爆发夺位之争,脸上的表情有点精彩。

    吕武哪里知道熊招早早就该薨逝,熊招的儿子熊员上位四年被叔叔熊围干掉。

    “这样一来,楚国三五年内没有大举北上的可能性了?”吕武需要思考这是不是运气,汉国在这三五年内又该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