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新官上任

    第384章 新官上任 (第1/3页)

    从奉天殿出来,李东阳垂头不语,严成锦让陛下搜查府邸,莫不是与此有关?

    看见严成锦也从殿里出来,试探性问:“那幅画是要给你的?”

    严成锦惊讶了:“李大人猜得不错,下官也是这样认为,

    那人将画丢在地上,来诱引我,可惜,下官是路不拾遗的人。”

    一旁的闵珪听了,想撞死在严成锦怀里。

    他在刑部干得好好的,来到都察院后,一生英明全毁了。

    这两日,严成锦发现,闵珪有些抑郁,他在等锦衣卫的消息,还自己清白。

    可惜了,锦衣卫送来消息,魏恩在狱中自行上路了。

    闵珪犹如失去引线的风筝,摇摇欲坠,这清名怕是洗不清了。

    严成锦不得不重新评估,宁王的段位,至少是个钻石二。

    …………

    京城外,一匹快马飞驰朝午门而来,探子翻下马背后,将疏奏交给禁卫:“贵州巡抚王轼传八百里急奏。”

    八百里急奏,只有少数情况下才能用。

    “慢着,将急奏给本官!”秦紘急忙走过来。

    他在这里等轿子下值,方才探子骑马奔来时,他就注意到了。

    想不到,是贵州传回的急奏,难道米鲁之战有消息了?!

    急奏也会送到兵部值房,由他再送入宫,并无不妥。

    打开疏奏,秦紘看完之后仰天大笑,连声叫好,“本官这就将疏奏送入宫,陛下看了定然高兴!”

    片刻之后,奉天殿,

    弘治皇帝看完王轼的疏奏,连连赞叹:“王轼真是大才啊,朝廷派去刘洪、钱钺、吴达、杨友全都败了。

    唯独王钺堪当大用,替朕平定了西南之乱。”

    米鲁之战,朝廷三番五次换将,皆被斩于刀下,此战,打了将近三年。

    如今,终于平息了。

    谢迁嘀咕道:“还真如严成锦所言,米鲁兵败欲逃。”

    李东阳也想起来严成锦所言,见他不在此处,便夸了一句:“此子有才,就是难用。”

    如今西南平定,弘治皇帝担忧西南的百姓,要想不赈粮,就得让百姓自力更生,推行玉米。

    西南的水渠覆盖极少,但玉米在旱地也能种植。

    闵珪站出来一步,道:“陛下,臣请旨前往云南,推行玉米。”

    都御史这位置,坐不长久,过不了几天,必定会有调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