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李府的请帖

    第412章 李府的请帖 (第1/3页)

    “本王说了没粮,难道,你还要弹劾本王不成?”

    陈政见朱佑杬勃然大怒,差点给谢丕跪下了,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谢丕回京了,他日后还要留在安陆州,有他好受的。

    谢丕微微躬身:“本官如实上奏!安陆州的百姓,亦是兴王封国之民,岂能忍心罔顾。”

    “本王许你一百石粮,命人去府上取吧。”

    朱佑杬府上粮仓丰盈,安陆州这些年的税赋,大多在他的粮仓中。

    但,他不能让谢丕治水。

    真将汉江治好了,就挪不了窝了。

    等朱佑杬走后,陈政才愁着脸道:“兴王只给一百石粮,这如何是好,就算煮粥,也撑不了几日。”

    安陆州被淹后,江南的商贾应该听闻了消息,会押运粮食来卖。

    但,衙门没银子。

    有粮也买不起。

    筹集的一万人,洪水后跑了大半,留在营地里的不足七千。

    谢丕面色郑重:“本官这就写疏奏回京,有家父和严大人在朝中力争,或许能给安陆州百姓一个交代。”

    夜里,陈政命人将兴王府的赈粮运回,煮了一锅大粥。

    谢丕蹲在火堆旁,与民同食,知他是谢大学士家的公子,陈政心中佩服。

    “常听谢大人提及严大人,不知严大人,是何许人?”

    谢丕仔细想了想,吐出四个字:“不可泄露。”

    陈政望着不远处,刚挖几丈远的新渠,轻叹一声:“大人要的石料,极难开采,苦于铁具不坚,一天下来,也开采不到几块青石。”

    一里之外有座石山,石料就是从那里开采的。

    陈政继续道:“可否只挖河渠,不采石料,这样兴许更快疏通江水。”

    “不可,此举利在千秋,必须用巨石,稳固河岸!”谢丕想了想,在纸上写下一张方子:“命人将这些材料买来,尤其是硝石,越多越好。”

    陈政连夜派人去筹备,累了一整天,早早就睡了。

    次日清晨,

    谢丕将买来的材料,开始调配,见陈政围了过来:“离本官远些,危险!”

    “大人这是?”陈政诧异。

    “配置火药。”

    谢丕面色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