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首位悔悟的藩王(第五更)

    第448章 首位悔悟的藩王(第五更) (第2/3页)

棣,也是得了祖辈宁王这样的猛将,才夺位成功的。

    朱祐杬恍然:“难怪你要来听讲学。”

    一旁的书生,对两人的谈话漠不关心,听说良乡多了很多疯子,动不动就自称王爷。

    王守仁还没来,朱宸濠看见了荣王朱祐枢,他有点震撼。

    十五日前,见到荣王还是个乞丐,如同废物一般,沿街乞讨。

    今日,却像个书生坐在地上,等王守仁来。

    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兴王,荣王也来了。”

    “你说那个乞丐……这?”朱祐杬顺着朱宸濠的目光看去,见朱祐枢端坐在地上,诧异又震惊。

    正想过去跟堂弟打个招呼,王守仁来了。

    王守仁站上讲台,经过两日推演,事上炼又丰富了一些。

    “今日,在下仍然讲事上磨练。

    磨练,犹如山中泉水,遇圆则圆,遇方则方,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不论遇到任何状况,都能以磨练的心境以应对之。

    此谓,情顺万物而无情,心普万物而无心。”

    朱宸濠和朱祐杬都是饱读诗书的人。

    听到这样发人深省的道理,霎时,便听进去了。

    荣王朱祐枢全神贯注,如老僧入定般,坐在地上,静静的聆听着。

    ……

    仁寿宫,

    周太后得知藩王们皆去了良乡,贬为流民,震惊得嘴巴半天合不拢。

    虽然纵容皇帝,不干涉朝政。

    但一次整饬十位藩王,藩王必反啊。

    “皇帝,哀家虽不理朝事,可事关江山社稷,哀家不得不说几句。”

    “孙臣听着。”

    “藩王制虽有弊处,可藩王也是拥护大明朝廷的根基,你若将他们全部逼反,就算平定,也会落下暴君之名,此事,你不在理。”

    周太后长叹一口气。

    藩王固然是朝廷的蛀虫,可却与大明朝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们替朝廷镇守四海疆域,以防造反。

    这就是他们的功绩。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皇祖母教训得是,孙臣考虑不周,应当不该一次召如此多藩王入京。”

    “但,朕就怕,是藩王逼得百姓不得不反。”

    他极少顶撞太皇太后,今日不把话说出来,怕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