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三章 六国现状
第两百六十三章 六国现状 (第1/3页)
马服君离开赵国,前往秦国的事情,在诸国都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赵国不用提,哀鸿遍野,上下颓靡,纵然赵王颁布了一系列的减税轻役的制度,也没有能让百姓们从这种低沉的氛围里走出来。在这个时候,新的国相庞公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他借用《马服书》的内容,开始变法革新,从官吏的俸禄,官吏的选举,以及学室的创立,以及施行效仿秦国的户籍制度。
假相李牧全力辅佐他,两人参照马服书,制定了变法的策略,从户籍入手,清查赵国百姓的情况,通过详细的户籍资料来进行官吏,再设立学室来培养人才,从学室里选出有才能的人来任官吏,免去学室弟子的税赋,彻底贯彻董成子的新律法。通过政治上的变革来增加赵国的国力。
廉颇担任司寇,这大概是赵王做的最英明的事情,廉颇跟董成子不同,他为人刚正,性情暴躁,若是发现了违背律法的人,他直接亲自带着士卒去抓捕,杀死反抗者,甚至还一度带着士卒攻打抵抗者的院落,将他所有的门客处死。如此一来,赵国众人惊惧,再也没有人敢触怒廉颇。
只是,廉颇也得罪了很多的人,公子偃的伴读郭开,因为违背宵禁,在夜里外出,被廉颇抓起来,又因为他的态度恶劣,辱骂关押他的士卒,廉颇令人鞭挞三十。公子偃找赵王苦诉,赵王再三劝说,廉颇也没有宽恕他。
当将渠返回燕国,将马服君被迫离开赵国的消息告诉燕王的时候,燕王居然是非常开心的,他对将渠说:“寡人之所以要与赵国议和,只是因为害怕马服君,如今马服君不在赵国,寡人又怎么能不想着跟赵国复仇呢?”
将渠听闻,劝说道:“大王,我听闻:君子与他人约定结盟之后,再派人去攻打他,这是不吉利的事情。您身为国君,您不能没有信义,不然天下的贤才是不会来投效您的。何况,燕国的国力并不强大,没有足够的粮食,没有可以装备士卒的军械,没有可以帮助我们的盟友,您怎么可以想着要跟赵国复仇呢?”
燕王听闻,也有些迟疑,便叫来剧幸,跟他询问攻打赵国的事情。
剧幸认真的对燕王说:“若是您要攻打赵国,我会亲自率领大军,前往攻打燕国,全力为您击破赵国,愿意为您战死在战场,可是如今并不是出兵的好时机。赵国实力强大,有三十万精锐的军队,有廉颇,李牧这样的人来统帅他们,只怕燕国并不是赵国的对手。”
听到自己最信任的两位大臣都这么说,燕王这才没有多说什么。
将渠又说道:“我听闻,当初造出火炕的杜,被长安君无故的杀死,将火炕推广到燕国的马服君,也被赵王谋害,离开了赵国,可以将这件事告诉百姓。”
燕王答应了他。
在将渠获得了跟赵国和平相处的机会之后,燕王也将国事交给了将渠。将渠将心思放在了稳定新得土地之上,他制定了迁徙民众,推广燕语,鼓励通婚,推广耕作技术,不许官吏歧视辽东胡人等政策。在栗腹时期,燕国不断的扩张,获得了辽东诸地,可问题是,在这里生活的大多都是胡人,他们对燕国没有认同感,不懂得燕国的言语,不懂得耕作。
将渠想要将他们转化为燕人,让他们真正的成为燕国的一部分。
而同样的,齐国百姓听闻这件事情之后,也是相当的愤怒,稷下学宫顿时就暴躁了起来,各大学者开始书写《就马服君离赵书》,《昏王论》,《君臣》等学术文章,将远在千里之外的赵王痛斥了一顿,虽说这些人跟赵括之间存在着学术争议,可是在这种问题上,他们还是全力支持马服君的。
大概,因为大家都是同一类人的缘故。
尤其是儒者,对马服君这种孝顺的行为,给与极大的赞美,为了母亲可以离开服侍自己的君王,这是多大的孝行啊,在儒者们编写的书籍里,故事俨然变成了马服君为了救母亲离开重视自己的贤王,离开自己的故土。在齐国学者都在商谈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