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始作俑者

    第十一章 始作俑者 (第1/3页)

    深更半夜,除了一些特殊的场所以外,几乎所有人都已经沉入了梦乡。此时的吴家依旧灯火通明,灵堂上青烟缭绕,焚化的纸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燃尽了,只留下一点点的余烬……

    深秋寒夜,火盆的熄灭让半梦半醒的守夜老仆精神为之一震,然而正当他拿起一些纸钱准备重新投入火盆之中的时候,却被大门外的突如其来的叫门声给打断了。

    “谁呀?这大半夜的还能有谁到这来?”

    人困神乏,老仆忍不住抱怨着,可仔细一听却好像是主人家的兄长吴爽的声音!连忙跑了出去将门打开,可当他看到门外吴家两兄弟身后站着的那些捕快时顿时一愣,“两位老爷,你们不是去姑爷家住了吗?怎么带着……”

    还没等老仆问完,捕快们就已冲进了院子,深夜里巨大的声响把已经沉睡的家丁给惊醒了过来,他们本以为是有人前来闹事,可出门一看才发现半夜闯入其中的竟是衙门里的人!

    没有任何停留,捕快直接就奔向了后院,借着月色和灯光,捕快们刚到后院就发现一个人影正飞快地向着后门狂奔而去,只是跑得太急竟一脚踩中了尚未穿好的衣裤,摔了一个狗啃屎,仅仅只是这么一摔,就让他失去了宝贵的逃生机会……

    上前锁住他的臂膀,将其摁在地上,捕头轻蔑一笑,“你还想跑?你大爷我干了几十年的公差,还从来没有让人贩逃脱过!绑了!”

    看着眼前这一幕,吴家所有人皆是目瞪口呆,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寅时初……同样无眠的还有小渔村的村民们。就在刚才,宋石从县城里回来了,给他们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或是昨夜的动静过大,太阳只是刚刚升起,衙门外就已经围满了人,也不知是哪个嘴快的将刘知县重审李老六杀人案的事情传了出去。这个消息几乎是瞬间便传遍了全城,吸引着好看热闹的群众们一一向县衙聚集了过来。

    此时,一辆牛车缓缓地停在了人群之外,宋石牵着李婶的手慢慢地把她扶了下来。李婶扶着宋石的手依然在颤抖,眼角处也有余泪未干,自从半夜里听到事实的真相以后,她几乎是想立刻就飞到儿子身边,替代他承受身上的那些伤痛……

    “来,让让!让让!”捕快们拨开了人群,为李婶开辟了一条通道,接替了宋石带着她缓缓走入县衙之中……

    刘知县身穿青色官袍坐在大堂之上,身板挺直、官服齐整,看起来颇有官威,可是这点威严几乎就在李成坐在旁听席上的那一瞬间就全被破坏殆尽,只剩下一脸讨好的笑容,让人看得直翻白眼……

    堂威高亢,手持水火棍的皂吏站在两旁,门里门外所有人都在注视着那个步履蹒跚向着大堂走去的老人……

    “冤枉啊!!!”

    听到李婶口中的这三个字,刘知县虽是早有准备,但也颇觉刺耳,“堂下老妇有何冤情?”

    “小儿李老六,前日被判杀人之罪,但确是冤枉!还请太爷为我儿申冤!”尚未开审李婶的声音却已有哭腔……

    “既是喊冤,可有状纸?”

    “状纸在此!”刘知县此话沈环早已有准备,站上前去高举状纸说道。

    命书吏取过状纸,刘知县却并未展开阅览,而是直接向堂中丢下了一支令箭。看着落地的令箭,沈环深吸了一口气,十分干脆地趴在了地上,任由两旁的皂吏手持刑杖向自己的屁股上招呼。宋代的状师远不及后世的律师那般有地位,若想替人打官司,那这十五大板杀威棒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

    虽是心里早有准备,但沈环心里却没底,他现在只是一个文弱书生,他不知道这十五大板打下去自己会不会落个残废,但事到如今却已是无路可退,要想让李老六从大牢里顺利地走出来,这一步险棋他必须要走……

    十五大板过后,沈环整个人疼得青筋直冒,稍稍动了一下自己的两条腿,不由暗道一声大幸,这十五大板总算是让他给熬了过来……

    在皂吏的搀扶下站了起来,沈环拱手说道:“太爷,李老六杀人一案虽经由您亲自审理,但学生却坚信李老六之为人,是绝对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的!经学生重新调查,现已掌握了确凿的证据!还请太爷为其申冤!”

    “既是如此,证据何在?”刘知县问道。

    “学生请求传陆娥、竹武上堂!”

    “传!”

    没过多久,陆娥与竹武两人便在捕快们的押送下走上了大堂,可就在这时,刘知县嘴里的一口茶却猛地喷了出来!与他同样,沈环此时也是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只能带着不解的眼神慢慢地看向了刘知县……两人大眼瞪小眼,他们惊奇地发现陆娥与竹武竟已被换上了一身囚服!带上了镣铐!完全如同是两个已经被判刑的囚犯一般!

    按照律法,犯人在被定罪之前是不能换上囚服的,可没曾想牢里的牢头太积极,昨天夜里在捕头那里听说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他还以为竹武他们已经被县令判了罪,便自己自作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