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三足

    第七十二章 三足 (第1/3页)

    宇文泰雄踞长安,高欢坐镇晋阳,这北朝天下,俨然作了个双雄会。偏偏有人不这般想,欲以诸般手段奋争,至不济先成个三足鼎立。

    要说这人,其实反倒来头最大,他这般作想,实也无可厚非,甚而有些委屈才对---不消说,这人自然就是当今魏国天子,身居洛阳的元修。

    休说元修本就心怀大志、胸负机谋,既是身为天子,又有谁人甘为权臣控握?何况与元子攸那时相比,元修目下的情势,实谓好上太多:

    一者,彼时尔朱荣广有天下,杳无匹敌;而今日之高欢,实遭关中制衡。

    二者,彼时元子攸手中几无一兵一卒,连宿卫及京畿禁军也多半控在尔朱氏手中;而今日之元修,除开斛斯椿现成一军之外,又趁着高欢攻打尔朱兆无暇南顾之机,开了内孥使劲招兵买马,甚而广纳诸尔朱败部,虽说这些个兵马良莠不齐,战力难辨,好歹已拥兵七八万之巨。司隶之内,高欢不能插足。

    三者,彼时尔朱世隆、元天穆等在洛阳一手遮天,朝纲全为尔朱氏说了算;如今虽说泰半政令也由晋阳大丞相府所出,终究这洛阳太极殿上还坐着一位元家天子,时常开起金口来,孙腾、司马子如之流可无力相抗。不久前高欢倒是效仿尔朱荣,把自个的女儿高荷嫁了给元修做皇后,可此女只是有些善妒罢了,远不及尔朱英娥跋扈,瞧着也从来没甚心思干涉政事。

    四者,尔朱荣以一己之力,翦除胡太后乱政,扫灭葛荣百万乱军,平定河北关中,力镇元颢之叛。。。若非一场河阴之变伤了天下士族之心,后来又阴谋篡位,他实在可谓力挽社稷,功高盖世。反观高欢,一向名不见经传,直到韩陵山一役,方始名震天下,如今正所谓骤得高位,可远远比不得尔朱荣那时地位稳固。正因如此,大河之南,除开侯景等少数高欢安插进来的钉子外,其余诸州,多数还是心向天子。而高欢本人,虽不好猜他或许内心惴惴,再怎么说也远不如尔朱荣专横,明面上的事情,总还都说得过去。

    最末,南边那梁主萧衍醉心佛事,越老越没了锐气。从前主动攻夺寿阳、涡阳的往事就不论了,单说元子攸那时,也还曾派出白袍军帮着元颢掀起过滔天大浪,到了今时今日,整个儿就一风平浪静,顶多不过是边境上有些个小打小闹,无伤大碍。既如此,洛阳若真个有一日要与高欢争锋时,不至腹背受敌。

    凡此种种,元修心中,如火如荼。

    永熙三年(梁中大通六年),正月里上元节才过,天子元修即召一众心腹至明光殿议事,计有南阳王元宝炬、司空公斛斯椿、散骑常侍蒋进、宗室元仲景及元孚元信兄弟等。

    这里头元宝炬与斛斯椿自不必说,蒋进因善于揣度元修心思,颇得元修欢心,近日也为拉进了核心阵营。元仲景在元子攸朝曾短暂做过一阵御史中尉,因其“忠王事、性严峭,京师为之肃然”,又因其喜驾赤牛,时人号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