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苏绰

    第二章 苏绰 (第2/3页)

时,因见行台府中人才不继,宇文泰遂令关中诸州举贤。武功苏氏乃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便有人举荐了文章精辟且精通算术的苏绰入大行台府。

    初时苏绰不过是个小小文书,默默做了半年,谁也不曾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次苏绰染病,归家休息了半个月,突然之间大行台府就乱了套---诸多文书、筹算的事儿,怎么理也理不清,换了好几个人都不行。宇文泰勃然大怒,令彻查时,这才发现原来是这苏绰的活儿办得实在太好太细,以至于其他人接手时,全然顶不上去---一句话,此人不可或缺也。

    由此苏绰入了宇文泰的法眼,先擢为著作佐郎。

    其后不久,宇文泰陪着皇帝元宝炬及一众西魏公卿泛舟沧池时,见潭中正有一座葱葱郁郁的小岛,景致颇佳。元宝炬便问此岛何名,结果无人知晓。这时宇文泰心中一动,乃特意唤人去喊了苏绰来一问。苏绰果然学识渊博,当即答道:“此渐台也。汉末更始帝(即刘玄,东汉光武帝刘秀之族兄)兵从宣平门入,王莽走投无路,逃至渐台之上,即在此台为众兵所杀。”此言一出,自是博得一片交口称赞。

    宇文泰既是得意,又作欢喜,乃再为拔擢,以苏绰为大行台郎中。

    苏绰不负宇文泰厚望,很快创立了一套行台府公文样式与流制,一扫先前文录工作杂乱无章的境况。他于户赋一道尤有心得,首创以红、黑两色分别记录支出及收入的记账法,记账效率成倍提高。又有会计法、户籍法问世,无不令人为之惊叹。

    此外宇文泰问计询策时,苏绰必是应答如流。总而言之,举凡大行台府诸般疑难,但至苏绰手中,总为迎刃而解。

    宇文泰再三赞叹:“令绰之才天下难求,吾台中之政事,当尽数付之。”

    自打元欣封为西朝太傅后,大行台尚书左丞的位置便一直空缺着。宇文泰不作犹豫,拜苏绰为关西大行台尚书左丞。

    苏绰一年之内连跳数级,如今他在大行台府中的位次,仅次于大行台尚书左仆射裴果与大行台尚书右仆射寇洛,犹在大行台右丞赫连达之上。这里头裴果平日里皆在华州,寇洛又不大管事,是故宇文泰所说的“台中政事,尽数付之”,实在是没有半点虚言。

    这样一位厉害人物,今儿个居然学了那些个碌碌无为之徒,硬是躲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