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黑水

    第一百零九章 黑水 (第2/3页)

动的尸体,疯狂地虐杀黑水河沿岸村庄的百姓,致使该地区生灵涂炭、尸横遍野,大多数家庭无一幸免。

    故此,将该未知病毒命名为“黑水”。

    “黑水”已经迅速向全城扩散,现在怀疑首批感染该病毒的患者在居住地附近接触到带原生物宿主,但在检测过附近的动物及昆虫后仍一无所获,带原宿主至今仍是未知。

    根据动物实验和患者临床表现、死亡患者解剖等科学研究,发现感染者潜伏期1-3天,会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关节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

    感染者发病后,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3小时内死亡。

    在目前确诊的该病毒案例中,死亡率高达100%。

    患者死亡后,大脑高等神经中枢转变成分布在各个器官上的神经中枢,活动的能量,初步推理是肌肉中的atp分解产生。

    尸体消化系统运作机理尚不清楚,但依然可以通过进食肉类来摄取能量,致使尸体具有无意识持续的活动性,未知原因致使其听力、嗅觉灵敏,而视力衰退。

    转化后的死尸对活人气味异常敏感,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性和掠食性。

    因为神经中枢分散,枪击某一部位,不能使其丧失活动能力,哪怕击中头部,只是损伤其感知能力,而不会影响行动能力。

    该病毒前期通过空气传播,人体素质强弱、免疫力高低决定感染概率。

    出人意料的是大范围爆发后,该病毒空气传播性突然消失,现传播方式为血液、唾液、排泄物、呕吐物直接接触到人体皮肤破损处。

    另外“黑河”病毒有极高的耐热性,在100摄氏度的条件下60分钟才能将其杀死。

    根据对不同时期的病毒采样研究,发现“黑水”病毒变异速度非常快,从早期线型病毒粒子已经变异出“u”型、“8”型、缠绕型、环状型、分枝型等。

    病毒粒子一般直径约80纳米,长度可达1400纳米,而“黑水”病毒粒子直径只有4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