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 驴不停蹄

    099 驴不停蹄 (第1/3页)

    有了碘伏,在战场上受伤,及时消毒,就会大大降低战士的死亡率。

    在现代社会,医疗条件完备,一般部位的伤口都没问题。

    但在古代,医疗体系不健全,治慢性病、调养身心还可以,但对外伤的处理却办法不多、效果不好。外伤导致死亡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宋代,中央有太医院,这是专门为皇室及朝廷高官服务的。

    到靖康之变之后才在各地方设立医药院,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军医院。

    随着军队行动的,也有军医。

    而这时的军医基本是清一色的兽医。

    因为在北宋,军士的性命,有时真不如马。

    失去燕云十六州等重要的产马地后,宋代骑兵的战马补给就变得极为不易,宋代甚至专门开辟了马市等,以求补给骑兵。

    获得的马匹本身就已经耗费了大量的钱财,而马疫的爆发会造成马匹的大量死亡,因此宋代专门建立了掌管兽医的机构。

    一有战争,军医也会随队出发,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救治受伤的马匹,顺带着把军士给救一救。

    也可以这样讲,军士在战场上得不到好的医疗保障,自然就不会力战、死战。

    这也是除了“种家军”,其他大宋军队孱弱的重要原因。

    一开始就存了想逃避退缩、让别人顶上的思想,怎么能打得赢?

    所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宣传发动固然很重要,但必须有充分的物质条件作保障。

    现在,宗舒手中只有二十九名军士,其中还包括了牛皋。

    这点兵力,也就相当于两个班,连一个排都不到。但在有些特殊的场合,兵力并非是越多越好。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宗舒对牛皋及其他二十八名军士寄予厚望,这是他将来保命、保家乃至保国的本钱。

    解决他们的医疗问题,带上军医是不行的,专门的军医不好找,就算找到了也因为军事素质低下而影响整体行动。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为每个军士配上一个战场急救包。

    急救包里放上绷带、棉球、碘伏、青霉素。有这些,战士受了伤,最少也不怕感染了。

    所以,现在把碘伏和青霉素搞出来最为重要。

    林灵素带了几名道士,宗舒就让他们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