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蔡家父子反目

    218 蔡家父子反目 (第3/3页)

给他。

    交待完任务,太子赵桓忽然来了,陪着他的是侍讲吴非。

    吴非见到宗舒就感慨不已,赵楷罗列了宗舒那么大的罪名,并且这么多的文官集中火力,对宗舒进行攻击。

    而宗舒却一点事都没有,反而是把赵楷和几十名官员骂得抬不起头来。

    宗舒在朝堂上拿着一个形如吹针的东西,能够扩大音量,正是这个装备,帮助宗舒赢了一场嘴仗。

    这消息传出来就变了味,坊间都在传说,宗舒继上场劫法场之后,拿着吹针,又一次大闹朝堂。

    宗舒从紫宸殿里出来之后,赵桓提出了建议,让种师道任大名知府,让宗泽任濮州知州。

    蔡京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北伐辽国失败,罪责主要在童贯身上,但种师道自身也有很大问题。

    宗舒也说过,种师道太过自大,没有把辽人放在眼中,导致种家军各种应对失当。

    虽说是让种师道任知府是一种降职,但这个大名府是大宋北境的门户之城,非常重要,不能让种师道来这里。

    至于宗泽,年龄也很大了。

    再说了,宗泽当时是不满于朝廷的对金政策,现在让他出山,岂不是意味着朝廷政策有所变化?

    凡是太子提出的意见,蔡京都要反对,他是郓王赵楷的坚定支持者。

    赵桓心中一叹,宗师就交待这么一项任务,也没有完成。

    正在沮丧之时,蔡攸忽然支持起了赵桓的提议,认为太子的提议非常对。

    蔡攸说大名府知府梁子美,这次在北伐过程中,与赵构和童贯沆瀣一气,共同坑害种家军。

    枢密院运来的军用物资特别是碘伏,梁子美扣留了不少,导致种家军一瓶碘伏都没有。

    蔡攸和蔡京,这对父子,居然在朝堂上意见相左!

    当时,蔡京气得脸色铁青,别人反对他,倒是可以理解,而蔡攸,是他的大儿子,这不是公开内讧吗?

    赵桓讲到这里,禁不住问宗舒,为什么他提前两个月就预测,蔡京和蔡攸一定会反目成仇?

    这件事情,林灵素也知道,宗舒当时说:在权力和利益面前,谁都不淡定。

    蔡京和蔡攸,绝对会相互倾轧、反目成仇。

    现在看,宗舒当时提出让蔡攸任枢密院事,根本不是在讨好蔡家,而是给蔡家钉了一颗钉子。

    正是这颗钉子,让蔡家这块木板有了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