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多大点事儿

    第六百五十七章 多大点事儿 (第2/3页)

 知道这货是在要这些的章程,郑建国却是依旧点了点头:“都在寇伯伯那里。”

    脑海中闪过先前寇阳的模样,赵亮亮要不是知道这货和卡米尔以及乔安娜的关系,他甚至都要怀疑是不是和寇阳成了男女朋友,可即便如此也有些怨念:“我说你什么时候和寇阳那么好了?”

    没想到这货直接把心底的怨念表露出来,郑建国倒也没对他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肥水不流外人田嘛,老人家那句话说的太好了,先富裕带动后富裕,大水漫溉的前提是水足够多。

    我现在这样也只是在践行他老人家的理念,先从善县所在的余泉地区开始,然后由余泉再到山省,最终实现共同致富的目标。”

    要不是郑建国说这话时嬉皮笑脸,赵亮亮都会以为他成了余泉地区的父母官,只是想起国内这会儿的整治行动,不禁开口道:“那这个时候我们去搞这个市场,你这不是让我们表态吗?”

    瞬间收起面上的嬉笑,郑建国正色道:“所以这也是我让你们去齐省搞的原因,现在国内的情况,不是上面没发现个体经济的好处。

    而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让那些潜在的反对者跳出来,以便加以区分,我相信你比我更了解为什么这么做。”

    赵亮亮沉默了,他当然知道这样做的好处,只是没跳出事件的现象去看本质,更没想到这会儿被郑建国指指点点,心中是愈发的感觉到了这货的天赋之高:“你不当官真是可惜了。”

    郑建国摇了摇头道:“你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么说的,只是我想说你的眼界格局太小了。

    按照你的建议,受惠最多的只是一地一方之民,而我的目标是天下人,医者父母心,你不懂。”

    心中腹诽着先前这货才嚷嚷肥水不留外人田来着,赵亮亮倒是没在这个事儿上继续和他掰扯,因为事实虽然难以接受,他自认在眼界格局上是比不上这货的。

    能比的上郑建国的,不知国内有没有?

    赵亮亮是如此想过,也就把这个话题扔到了脑后,说起了他那个郑园的事儿来:“上次和你说的郑园并不是开玩笑,你知道恭王府吧?”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郑建国当然听说过这个和珅的家,事实上他之前还打过这个王府的念头来着,毕竟谈到首都的四合院,还有比这更好的也就是故宫了。

    可那个大院子是菲卖品,倒是恭王府现如今被四五个部委单位当做办公场所,门口还放了军人,一副可以交易的模样。

    于是当赵亮亮提起后,郑建国就来了精神:“卖吗?”

    赵亮亮眼睛一瞪,下意识的便开口道:“你做梦呢,那是总理临终前都还惦记着要修缮后开放的,我之所以问你能不能在东裱糊胡同那修郑园,就是想以你那个园子为借口——”

    什么借口,赵亮亮没说,郑建国等了会也就知道这是某位大佬缺个借口,可见现在住在里面的单位能量不小,连当年总理都没收回来。

    当年没收回来也就罢了,现在也没办法收回来?!

    想到这里的郑建国有些愣神,瞅着赵亮亮的眼神也就变了,连那么厉害的大佬都没收回来,你让我去得罪那些人?

    郑建国瞬间皱起了眉头:“那些人很麻烦?”

    赵亮亮点了点头:“主要是涉及的单位有点多,每次有人说起要收回时,就有单位扯皮,然后等到下一次说起时,就会又另一家单位不同意。”

    这是犯了众怒啊——

    郑建国有些明白了,以他的个头来说得罪人不怕,但是一得罪一大批,还是心有顾忌,好在想起自己还要在国外待上三四年时间,心里便已经接受。

    可好处还是不能不要的,郑建国想了下后开口道:“那就说我用美元租借恭王府,当做展览那些文物的博物馆,租期五十年,等到那些人搬走后,就说我不想租了。”

    赵亮亮面现讶异道:“然后呢?”

    郑建国笑了:“然后考虑到二环内的限高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