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章 多少年前的事儿了

    第一千零四十章 多少年前的事儿了 (第2/3页)

给打发了!

    好像他知道这套书的价值,要比自家宝贝闺女大?

    “是为了考工才想找的。”

    捏着电话的范萍脑海里闪过个念头,就听话筒里寇清凯有些狐疑的说了什么时,脑海中猛然蹦出了个念头,便眉头挑起的开口道:“你还记得当时树强安排人送给建国后,他说建国应该知道阳阳和罗兰身份了吧?”

    “你怎么想起问这个了?多少年前的事儿了。”

    电话里的寇清凯语气有些冲,不过很快传来了他的回答:“好像是这么说的,我还记得你说建国是放长线钓大鱼,树强说他一个没长大的社员——那时候建国就知道了阳阳和罗兰的身份吧?”

    “嗯,你也想到了?”

    范萍的瓜子脸上杏眼瞬间亮起两盏小灯泡,寇清凯的声音缓缓传来:“他的借口是考工,所以才需要,后面树强说他拿到书后,就没再和阳阳以及罗兰走近,直到高考消息传来——”

    “是的,现在看来,在知道两个孩子身份的前提下,他完全可以用招工这个要求来当做砝码,可他却选择了,记得后面在高考估分时,我听那些老师说出题的教研组,就是以为参考标准——”

    范萍嘴上说着当年的记忆,脑海中飞快闪过第一次见郑建国时的情景,那会儿面对自己没有太大反应也就罢了,可后面随着寇清凯回来,其他像胡大龙那样的出身家庭都颇为拘束,倒是郑建国——沉稳的好似个成年人?

    “你总不是想说他知道要恢复高考吧?而且还知道是以为出题参考?”

    寇清凯的声音打断了范萍的回忆,她却没有说出自己的这个猜测,因为这也太匪夷所思了,以寇清凯的关系都是在报纸上确认的,而郑建国作为一个社员,又怎么可能提前近一年时间知道,而且还知道了高考的出题教材,于是这么想着便开口道:“我只是感觉有些太巧了,他怎么可能知道?”

    “早知三日事,富贵一千——”

    寇清凯一句十个字的谚语说了九个,却在最后这个字出口前卡了壳,范萍是想都没想的接口道:“是啊,早知三日事,富贵一千年。”

    随着范萍的谚语说完,话筒里虽然没了寇清凯的声音,只剩下了个重重的呼吸声:“呼——”

    呼吸声有些重,重到像是炸雷敲在了范萍的心脏上,她已经想起了郑建国那富可敌国的财富,整个人的大脑瞬间放空呼吸微停,接着便磕磕巴巴吐出了句话:“这,这,这——”

    “富,富可敌国;贵,名垂青史!”

    电话另一头的寇清凯语气中透露着莫名激动,他并不是个智商和情商普通的人,相反能不着痕迹的化解入京后的敲打,智商和情商以及手腕差一点都不可能做到。

    同时,作为一个可以说看着郑建国成长的长辈,寇清凯早就感觉到这家伙越是到大城市,其能力也就越是可怕,倒是其在善县的那一年里,名声丝毫不显!

    这完全不是十六岁孩子所拥有的性格!

    只是在聊到这里之前,寇清凯只以为他属于少年老成,毕竟没什么可以解释的。

    而在有了这个想法后,寇清凯再去看郑建国的点滴,他便愈发感觉到了这个想法的可能性,恢复高考,中美建交,发明游戏,出国炒股,学术有成——可以让无数研究员为之终生奉献的项目,他一个人可以掌控五个?

    不过,当寇清凯正顺着思路想下去时,电话里传来了范萍幽幽的声音:“可他为什么看不上阳阳?”

    “因为在国内乱搞男女关系是违法犯罪,这小子花心的很,而国外的只要没有引起纠纷,就管不到他身上。”

    寇清凯想都没想的开口说到,范萍的嗓门里便多了几分狐疑:“你怎么知道的?”

    “早就有人想在男女的事儿上搞臭他,连我亲耳都听了三次,只是他身上荣誉太重,招惹的也都是国外女人,又没做出什么涉及到根本问题,更在缓和两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