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也没外人

    第一百九十一章 也没外人 (第2/3页)

聘业务员的那个人,郭怀怀已经顺着铁路线跑了大半个月,当然这不是他一个人在跑,而是西北南三个方向三个人各自顺着铁路线跑的。

    而招聘人员的章程什么都是按照郑建国的要求,唯独在进了这余泉地区才算是郭怀怀自作主张找到了寇斌头上,一番介绍后便将这个事儿说开:“然后就是每个月30块钱,这是咱们自己人的价格,对外都是15块钱,每月五号汇出,但是你要注意这边的花名册别让人端了,有人打听也不行。”

    “没问题,拿人钱服人管,郭哥你怎么说,我怎么干。”

    白送上门的钱,寇斌想的并不多,东西涨价超过百分之十五才要上报,以他对计划物资的理解,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出现的:“只是郭哥,我感觉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不大,咱们的生产价格都是有指导的——”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价出现波动,这也不是说郭怀怀几人没思考过,相反的是第一次九人组会议上大家还讨论过,所以面对这个问题也不是两眼一抹黑:“地区和地区的计划价格会有差异——”

    郭怀怀的语气中夹杂着些许的不确定,这也代表了他们当初研究的结果,只是当这个说法落在带了郑秋花坐到桌子边的罗刚耳朵里后,听着这位的说法他才算是对自己折腾的这个摊子有了点信心:“这个应该是有人针对去年7月份那个文件来的——”

    瞅着郑秋花有些拘谨的夹着菜吃过,罗刚发现包括郭怀怀在内都是面现疑惑,也就继续道:“去年7月,政务院下发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里面有说完成生产计划的企业允许自己处理多余的产成品,余泉机床厂就是其中一家——”

    “机床不要——”

    郭怀怀飞快开口说了,目光在和郑冬花有着几分相似的郑秋花脸上扫过,望着罗刚就笑了:“咱们只负责关注五金电料这些,机床的价值不低但是基数太小——”

    以机床为代表的利润值是不低,但是这个玩意属于大型机械,销售方面也不是依托于物资公司,而是由各个单位自己的业务员负责,再加上价格方面的浮动空间波动太大,并不在这个网点的价格监测名单上。

    罗刚算是放了个心,机床这些大型设备的销售都是各单位自己的业务员负责,如果让他为了这30块再兼职去打听价格波动,那这30块的意义就不大了,他现在的目的并不是怎么去赚钱,因为有那个时间需要去学英语:“可惜试点名单里没有这些单位。”

    “也不急,有则好没有也没事。”

    郭怀怀说过后笑着举起杯子,冲着诸人笑道:“来,哥哥谢谢两位兄弟的热情招待,咱们再加深一个~”

    作为共和国的特有文化,酒桌文化的历史已经无法考据,几乎就和华夏文明一样久远,因为早在文字产生之前,中华文明便已经掌握了酿酒技术,单是《诗经》中有20多处提到酒,还被赋予了礼仪、社交、休闲等具体人文含义。

    由此而来的便很多典籍专门讲酒,如西周的《酒诰》,西汉的《酒赋》《酒箴》,东晋的《酒诫》和初唐的《酒经》《酒谱》等等,在华夏文明的发展中体现出特定的宗法秩序以及人伦关系。

    郭怀怀远来是客,按照余泉的酒文化来说就要喝好,这会儿上了桌子没有半小时,寇斌已经和他喝了两圈,三两的杯子这会儿已经下去大半,这时看到他要加深个,也就笑了:“郭哥,咱们一起喝完这个再加深吧——”

    “寇斌你不地道,前面还说没外人了,我来之前就打听过,都说是你们山省酒桌上的规矩大,你可不能欺负哥哥是外地人。”

    三两的杯子两轮就下去了大半,郭怀怀是第一次感受到了客场的被动,虽说他年轻时也拿着茶缸和人拼过,可这会儿桌子上抛开伺候酒局的佘正和不喝酒的郑秋花,这就是三个对手,一人半斤的量也能把他灌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