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理论上是可行的

    第三百七十七章 理论上是可行的 (第2/3页)

需要去研究看看。”

    “研究是要研究,不过我说的研究不是去研究电荷在通过针尖传递到原子级石墨层上的作用,这个咱们已经都研究过的,也不是说电荷变化能不能绘制出图像来。

    而是需要研究原子大小的探针,还有相关电路和电源控制器,可能还涉及到电子学控制,不过这些研究不是问题,郑,科密特要是在天堂上知道了你的提议有多么惊人,他一定会很开心的——”

    费舍尔摇头晃脑的说过到了办公桌前拎起电话,很快不知打给谁后开口道:“嗨,拜伦,我是费舍尔,我感觉你一定会感兴趣的,郑有了惊人的想法——”

    拜伦是哈佛大学固体物理学实验室的主任,作为凭借成果拿到过诺奖的哈佛正教授,他对于费舍尔这种凭借“资历”熬上正教授的“同行”并无好感。

    而且,拜伦还知道学校之所以会邀请郑建国加入,便是这位费舍尔教授在知道了郑建国会离开麻省理工时,在私下里向科密特建议后,才在校董会上获得了通过。

    于是,拜伦出于对费舍尔这种蝇营狗苟的恶劣印象,便在给郑建国颁发了聘书后飞快离开,心中却是对他加入实验室后带来可能性进展,而报以审慎的态度。

    对于郑建国,拜伦是并不陌生,由于自己本身便是老牌的诺奖得主,对于他能发现原子级石墨层是深感惊叹,当然这个惊叹是出于对自己没有发现那么浅显的东西而惊讶,心中对于他这么年轻便有了这个发现,还是认可的。

    当然,如果郑建国能继续在固体物理学领域里继续研究下去,拜伦还是非常看好这位年轻人的未来,毕竟他这个诺奖得主在19岁的时候,可连学士学位都没获得,郑建国在这个年龄便拿到了博士学位,未来自然是无可限量。

    然而,正是由于对郑建国的了解,拜伦也知道这个年轻人的专业领域都在医学,提前毕业后也是按照医学生的规划进了医院当起住院医,而不是被他看好的固体物理学上的研究。

    正是出于这种情况,拜伦才并不看好郑建国加入哈佛大学后带来的变化,毕竟固体物理学的研究人员那么多,有个原子级石墨层的发现已经是惊诧其他人的眼球了,研究成果哪是那么好发现的?

    直到拜伦在电话里听到费舍尔的声音传来,他也就想起了那台已经听了十年的唱片机,当时他看到后还在想竟然没被扔掉,却不想落在郑建国眼里就诞生了这个惊才绝艳的想法:“将唱片机的针尖做成原子级,再借以放出的电荷反应来确认作用结果,这个想法太简单了——”

    “这个想法太简单了吗?”

    电话这头的费舍尔脸上的惊讶敛去,不想拜伦的声音飞快传来:“不,我是说他的这个设想简单,而不是对他有了这个想法做出认为是简单的评价,没想到郑对于隧道效应也有这么深的研究,我马上去你那里,咱们见面再聊。”

    “好的!”

    原本想着借对方贬低郑建国进行嘲讽下,费舍尔便在听到对方挂了电话后将这个念头抛开,转身看向了郑建国道:“郑,拜伦说你是基于隧道效应才想到的,对吗?”

    “这个,也可以么认为吧。”

    才想否认,郑建国也就想起了隧道效应的原理,他的这个想法当然是要利用这种效应来实现,只不过这是他现在才想到的,而不是说基于隧道效应的原理想到了用唱片机的方式实现:“不过你说了我才想到这点。”

    “哦,是拜伦教授说的。”

    费舍尔默默的点了下头,心中却是对他高看了眼,郑建国能够坦诚自己的不足,还是让他有些吃惊的,现在有了名气的年轻人,可是一个比一个高傲的很,生怕承认错误就会失去一切似的。

    拜伦来的速度比费舍尔想的还要快,进了办公室时看到郑建国和费舍尔还没开始,便让身后跟着的两个学生关上了办公室的门,走到旁边的白板前面提笔在空白处上写了起来:“郑,你的想法是基于隧穿效应上建立的,对吧?”

    “这个,还真不是,我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