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太子拜师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太子拜师 (第2/3页)

己胡诌的一段话,引起了伏念这么一番表态,现在看见伏念没有不依不饶的意思,李俊也松了一口气。

    李俊咳嗽一声继续说道:“伏师,听说您在岭南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今日有空不妨说与朕听听。”

    “既然陛下想听,那臣就献丑了,臣当初才到岭南时,只有满肚子学问,当一个弟子要死的时候,臣却一点办法都没有,臣那时候才发现自己所学的学问一点都没用上,痛定思痛之下,臣便提出了这个理念,臣觉着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伏念滔滔不绝的说道。

    李俊也听的很入迷,伏念的这种理论与明代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已经很接近了,都是倡导读书人不要死读书,读死书,要善于运用书中的那些道理。

    伏念说了半个时辰才解释完,李俊等伏念喝完一杯茶才笑着问道:“伏师的这个理念甚合朕意,朕现在有个麻烦事,还需要伏师替朕拿个主意?”

    “陛下请说,这是臣应尽之责。”伏念很有信心的回道。

    虽说伏念现在是大宗师了,但君臣奏对这种事即使是大宗师也不能避免的。

    李俊叹了口气道:“此事关乎重大,是关于科考举才之事,现在的科举考圣人之言、算学、法律、时事论策四种,最近这段时间,有一些江南、湖广地区的官员联袂上书让朕多考圣人之言,将其它三科在科举中所占比例减小,要是一人两人,朕也就一笑了之了,但最近朕已经接到了数十封同样的奏折,国朝为国取才,取的是牧民官,是可以踏踏实实为国做事之人,那些清谈之人,不取也罢,但现在民意如此,朕该如何办?”

    “哼,这件事臣也听过,湖广、江南地区的士子最善空谈,所以他们在科举中考不过北方士子,那是应有之理,这不怨别人,是他们技不如人,所以请陛下将这些奏折交给臣,臣定会一一反驳,让他们心服口服。”伏念冷哼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