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纪念堂

    第九十七章 纪念堂 (第2/3页)

。”

    建设一个英雄纪念堂,是收拢军心,民心的最廉价,最有效手段。

    在明朝的时候,因为有了纪念堂,将军作战不畏死,文官为官重清名,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纪念堂的石碑上。

    只要控制好刻名的资格,纪念堂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大。

    慕容延卿愿意出钱建设,也是为了能让父祖兄长,甚至自己以后的名字能刻在上面。

    赵德昭连忙扶起他道:“世叔不用这样,德昭既然有了此意,日后定当施行。”

    老太太这个时候反应了过来,紧紧抓住了赵德昭的手臂。“二哥儿,……二哥儿,我慕容家族世代为将,勇不畏死,可能立名?”

    赵德昭轻轻点了点头,平静的老太太登时嚎啕大哭。“若有这一日,老身死而无憾。”

    若是一个现代人,不能体会这个时代的人对身后名的追求,因为不同时代的人,追求完全不同。

    不讲个体,只论大环境,古代有什么?

    这个时代只有基本的生活需求,没有后世丰富的精神享受,即便是有钱人,能享受的生活,跟后世普通人相比,也天差地远。

    他们唯一比后世普通人强的,就只有在人力堆积上的愉悦感。

    也就是佣人,仆人,小妾这些。

    吃的,喝的,玩的,都单调之极。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的人都没有安全感。

    他们接受的信息,还没有后世的一个普通初中生多,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只局限在自己周围。

    这个时代的人不怕死,除了认为死后还有生命,更因为活着本来就是一段辛苦的旅程。

    你有钱,固然可以享受三妻四妾的生活,但是这些并不需要太高的成本。

    你可以比普通百姓吃的好一点,却也有限。

    有钱有权的底线比其他人高,上限却很有限,比不上后世的普通人。

    这个时候,大部分人的追求,就变成了名望。

    能够被史书记载一笔,就是无数人的追求。

    所以,能在朝廷的纪念堂刻名,绝对是无上的荣耀。

    赵德昭这一招当然是为了拉拢民心,只要这一举动能得到赵匡胤的支持,不管是军心,民心,都可以利用。

    卢多逊跟着赵德昭一起到了慕容家族府上,原本还有一些利益之心,可是听到了纪念堂的计划,登时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想到了很多。

    如果棉花真的能改变人们的习惯,被自己引进华夏,推广开来,那么,以后史书上就会记载下来。

    如果留守以后能登上皇位,自己作为从龙之臣,今后也绝对能被史书记载下来。

    望向赵德昭的眼神变的崇拜而热烈,再也没有了以往的犹豫和审视。

    他卢多逊,也要青史留名!

    与此同时,在建立之外的开封府,也有一场关于汉京的对话。

    赵德昭抵达汉京,如今还在梳理人事关系,唯一发布的政令,就是那四条通告。

    消息传到开封府,立即引发了满朝文武的热议。

    女子服役,举才而不是举贤,这都是前所未有的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