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风起西川 第十九章 默然恍悟

    第一卷 风起西川 第十九章 默然恍悟 (第1/3页)

    太和五年,九月丙辰,酉初三刻。

    剑南道,成都府,宣和门。

    城门外,上千名军卒列队齐整,鸦雀无声。

    漆黑的扎甲同四周夜色浑如一体。城楼上燃起的火把,却将宣和门上空耀如白昼。队伍的最前面,左果毅都尉杨综手持长柄陌刀,站在一面黄底黑龙“武威”军旗下。正中央,一条能容两队具甲骑兵通过的道路,直通巍峨高大的宣和门。行维州刺史虞藏俭,则已脱下六品青袍,换上崭新的象征着从五品下州刺史的浅绯色袍服,骑跨在一匹黑马上,立于最后。

    徐徐秋风吹过,火光摇曳之余,竟还有些萧瑟的冷。

    杨综左手里攥着阿叔留下的玉石信物,他右手紧握陌刀,扛在肩头,左手拇指确认什么似的轻抚玉石上面的雕镂文字。

    “兄弟,有薄荷叶吗?”杨综紧张地咂吧着有些干涩的嘴唇,摸了摸空空如也的蹀躞布囊,问向站在自己身旁的武威军旗手。

    旗手很为难,杨综是新任的左果毅都尉,薄荷叶是肯定不敢不给的。但是行维州刺史虞藏俭就在队伍后面,若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伸手掏薄荷叶,让军旗歪斜了,可是要罚整整半月的俸。

    杨综像是猜出了旗手的心理活动似的:“你说放哪儿了,我自己拿。”

    “在扎甲腰间右边……布袋里。”旗手几乎是用耳语道。

    杨综从布袋里掏出一小把干薄荷叶,拿了几片塞进嘴里嚼起来,点点头算是满意地道了声谢。

    “这薄荷叶新鲜,不错……是浙西的吧……”

    “欸?你哪儿人?”

    “不会也是抽调的北兵吧?”

    “那咱俩都一样……”

    不知是紧张还是无聊,杨综竟没话找话般地一句接一句问着旗手。

    然而这旗手显然不像令狐缄,一开始还简单应着,后面便彻底缄口不言。杨综也知道是自讨没趣,便就此作罢。

    “欸……这群吐蕃奴,叫他们到宣和门,怎么这么半天。”

    又过了半炷香的工夫,杨综等得彻底不耐烦了,高声骂道,又回头看了看骑在马上的虞藏俭,新任维州刺史倒是面无表情。

    忽然,队阵中有人低语:“啊,来了……”

    夜色渐黑,虽然看不亲切,但是远处隐约的火把光亮,照出了行军中的吐蕃步卒的轮廓。杨综目力一向很好,眯眼看去,百步以外,领头的是一黑骑,其人身后跟着手持木叉,被发跣足,装备杂乱的吐蕃步兵。远远的还能听到其队伍中且行且歌的吐蕃语欢呼声。像是在庆贺这一整天的行军终于到了头。

    队伍行至八十步远,似乎是为首的黑骑的号令,三百多人就地停下。黑骑右手覆胸,像是在朝宣和门的方向行吐蕃礼。

    虞藏俭脸上有了如临大敌般的严肃,骑马行至部队最前面,想必他骑在马上,能看得清晰许多。

    “杨都尉……看来到咱俩出场的时候了。”

    即使是不那么敏感的杨综,此刻也能听出虞藏俭话语中难掩的紧张,毕竟这是虞藏俭第一次在西川见到“货真价实”的吐蕃军队。

    杨综带着有些嫌弃,又有些嘲弄的眼神,瞥了眼虞藏俭的满面焦虑。

    “虞刺史,他们是来请降的,不是来请战的……”

    “某可没怕他们。”虞藏俭摸着颔须,故作轻松地笑道。

    “杨某可没说您怕……”

    杨综无奈道,不经意地看见虞藏俭左手正紧紧地攥着缰绳。

    杨综右手抬起陌刀,搭在右肩头的肩甲上,把口中薄荷叶朝地上一啐,舔了下上唇,扒拉了一下身旁的旗手,径直朝着那黑骑走去。

    虞藏俭做了个深呼吸,回头随便叫了两名站在前排的天征军卒,骑马跟在杨综和旗手的身后。

    “来人可是……?”杨综语气本略带轻视,而走近后注意到了吐蕃黑骑的面甲花纹,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