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风起西川 第二十章 不辱使命

    第一卷 风起西川 第二十章 不辱使命 (第2/3页)

先前的自若,不过是用来掩盖内心的悸动,“然而家父百年后,德裕这才知道……空有一番才学,于这世道实在是太廉价了……官场险恶,众生皆苦。”

    李德裕顿了顿,目光诚挚。

    “你还太年轻,方才说的都对,可你也不懂很多事正是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维州是主动归降,即便牛党……要借此罗织罪名对我加以贬逐。但他牛思黯再无耻,也不会将归降光复的领土拱手送还,不然到时候谁人还愿归降内附?这维州,便是文饶留给大唐西南的火种。”

    “……陇右三十三州,至今仍陷于吐蕃,文饶……就是要为大唐争这口气!你真以为长庆会盟就是如其所述的永续盟好?”

    张翊均摇摇头,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长安清楚,逻些也清楚,这不过是十几年的停战协议罢了。如果吐蕃抓住机会,定会卷土重来,战火重燃。

    “……再说,若是我就此因收复失地而被贬官,我也心无憾矣。”李德裕说完,竟有些无奈地笑了起来。

    张翊均炯炯而视,实话讲,他没想到即便李德裕已被外放十年,心境竟仍能如此匡正,不由得心生佩服。不过以如今的局势,张翊均内心最为担心之事,已不仅仅局限于西川一隅了。

    “李公曾为颍王傅,李公贬官,可曾想过,在长安十六宅,颍王怎么办?”

    李德裕听了,竟沉吟良久才幽幽道:“……颍王……性好游猎,却胸有大志,身边需要贤能之人辅佐,方能成大器……”

    “那李公为何还要以身犯险?”

    “没有我,颍王还有你!”李德裕说得字斟句酌,倒像是在说服自己:“我在朝为官,利害关系纠缠过重。而你不同,你不入仕,便无人识得你,也就无人阻拦你。”

    张翊均呼吸一滞,矍然语塞,似乎已经猜到李德裕之后要说什么。

    “维州之事过后,不管结局如何,你都回长安吧……”李德裕知道张翊均肯定要为此争辩,便接着说道:“比起西川,文饶有种感觉,颍王更需要你在长安!”

    张翊均知道,当李德裕聊到颍王的时候,他说的每句话都是认真的。

    剑南道,西川。

    西南官道某处,酉正三刻。

    两千人的部队,洒在细细长长的官道上,即使加上粮草辎重,若非军卒手中的槊矛,远远看去很容易让人以为是普通的边贸商队。

    武威军和天征军都是唐初便设立的折冲府,如今已经成为了部队番号。两年前南诏入寇之时,很多武威军、威远军及天征军卒兵都是在军中多年的老兵油子,蜀兵脆弱竟尽皆破胆,不堪一战。年初时候,鉴于蜀中兵力和财力的凋敝,李德裕募集善战的北兵,以五尺五寸为身高标准,裁去了空吃兵饷,不堪征戍的老兵,又在重点关隘大修堡垒,最后终于训练出了稍能一战的三万余人,解除了南诏会同吐蕃再次入寇西川的危机,蜀中民心这才稍安。

    虞藏俭披着厚披风,骑在马上,和杨综一起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而杨综则扛着陌刀,面无表情,不知在想些什么。由于部队要彻夜行军,而如今才刚刚踏上去往岷山隘口的官道,隘口之后,便是维州地界,夜还很长。

    虞藏俭对杨综的来历有点好奇,毕竟剑南道很少看见像他这样脸上颇有些棱角,说的唐话一口西北口音的人,便开口问道:“杨都尉想来不是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