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第4章 养虎为患

    序曲第4章 养虎为患 (第1/3页)

    第4章  养虎为患

    杨贵妃喜欢吃荔枝,长安在北方,荔枝只有南方才有出产,为了杨贵妃的这个喜好,唐玄宗一声令下,荔枝从南方马不停蹄的源源送到。

    唐朝诗人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中对此也有刻骨描绘:“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匹匹不停被鞭打而飞快奔驰得累得倒毙的快马,使人误以为是边关或州郡有紧急军情急报,哪知道仅仅是为了杨贵妃吃荔枝的偏好而已,这是多么大的讽刺!玄宗为了杨贵妃可说是劳民伤财,在所不惜,毫不顾忌民间疾苦。

    同是骊山,历史总在重演,这和周幽王骊山烽火戏诸侯以博得宠妃褒姒一笑是何等相似。

    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如果唐玄宗能记得先人所言,悲剧有可能就不会发生了,很可惜,历史就这么朝着不可逆转的方向继续下去。

    在骄奢淫逸的同时,唐玄宗的又一大错误是近小人,远贤臣。

    记得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说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只可惜唐玄宗还是没有以史为鉴。

    唐玄宗重用李林甫为当朝丞相,李林甫本是唐朝宗室子弟,是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之曾孙,开元二十四年,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升任右丞相,后封晋国公,又兼尚书左仆射,直到天宝十一年,李林甫病逝,他死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遭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他死后两年,安史之乱便爆发。

    李林甫人称“口蜜腹剑”,可见其人阴险狠辣的处事作风,在担任宰相十九年期间,他大权独握,党同伐异,专横弄权,蔽塞言路,排斥贤才,一些贤能的良臣只能选择纷纷退隐,避其锋芒,而一些蝇营狗苟之辈顺势而上,被提拔重用,导致纲纪紊乱,从此朝堂之上奸佞丛生,朋比为奸,正气渐退,邪气弥漫。

    这还不算,李林甫又引荐杨国忠与安禄山这二人担任朝廷要职。

    杨国忠出身于弘农杨氏,是杨贵妃的族兄,他年轻时放荡无行,嗜酒好赌,受到亲族的鄙视,十分落魄,在杨玉环得宠后,他也跟着飞黄腾达,直至升任宰相,封卫国公。

    杨国忠在朝廷身兼四十余职,任相期间,他专权误国,败坏朝纲,与安禄山和李林甫之间又矛盾重重,争权夺利。

    而且,杨国忠此人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不仅不团结少数名族,不尊重少数名族文化,还屡屡对少数民族发动战争,向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功劳,可笑的是,他根本没有什么指挥作战的能力,所以,他屡次战败,每次都仗着杨贵妃的权势而得到了玄宗的原谅。

    杨国忠身为宰相,本应代天巡狩,抚恤百姓,可他呢,却对百姓疾苦漠不关心。

    有一年,关中地区连续发生水灾和严重饥荒,连玄宗也担心关中一带会粮食欠收,百姓流离失所,他命令杨国忠具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