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 历练中原之琴 总第11章 有凤来仪

    第2卷 历练中原之琴 总第11章 有凤来仪 (第1/3页)

    正月里来,清风拂面,暖阳当空。

    一些宅子的大门两边仍可见贴着的鲜红色对联,窗户上的红色剪纸十分漂亮,屋檐高挂的红灯笼在风中摇摇摆摆,时时处处透着祥和的喜庆气氛。

    大人们,孩子们,有的穿着新衣四处闲逛,有的正带着孩子放着花炮,有的一家人坐下来吃着可口的团圆饭,而有的则携儿扶老,提着大包小包的贺礼走亲访友,他们或三五成群,或几人为伍,一个个脸上喜气洋洋,人人忙得不亦乐乎,原来是除夕刚过不久,上元节快要来临,因此处处还洋溢着一派节日的欢乐气息。

    在通往凤翔府的官道上,一辆马车正缓缓而来。

    这马车装饰极其华丽:车身用上等红杉木造就,七色彩布为车帘,水晶挂帘为车窗,车轮全鎏金,踏脚全镀银。拉车的马儿高大神骏,一身纯白,无一根杂毛,配上金络脑、锦缰绳,马颈上挂着一串铜铃铛,马儿脚步轻快,走起路来叮叮咚咚,宝马香车之中,一看就知是载有大户人家的女眷。

    赶车人却与马车的豪华有些不相称:他着一袭些许泛白麻布袍,头戴一顶遮阳旧毡笠,笠沿低垂,看不清他的面容。

    只见那赶车人驾车手法气度沉稳异常,他轻扬马鞭,也不催赶,任由马儿信步奋蹄,缓缓前行。

    这样一辆马车,一路上引得路人纷纷侧目,大家指手画脚,纷纷猜测,这车里面载着的是何许人也?

    转过大路的弯角,一大片洋槐树在路两旁整齐的排列着,一颗颗高大的洋槐树树枝上,一串串新冒出来的洋槐花正随风轻拂,绿色的槐叶与白色的槐花相互映衬,使得眼中一片清新,暖暖的空气中泛着甜蜜微腻的洋槐花香,真有些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

    就在洋槐树林子的尽头,有一片开阔之地,那里赫然有一座小小的茅草房出现在眼前,远远的便看见一面绣着“茶”字的小旗挂在房檐下轻轻摇曳。

    走近些才发现,这小小的茶肆用几根粗实的圆木搭就,上盖厚厚的茅草,四周用篾席围了起来,房子前面空旷之处摆了四五张老旧的木桌和十余条木凳,每张桌子上放着一个竹筒,竹筒里插满了一支支的竹筷,房子里则是厨房,一切陈设甚是简陋。

    可由于地处官道旁边,来来往往的人倒也挺多,路人有些倦意的,也乐意在此歇脚,所以这路边小店的生意也还凑合。

    更何况,小店里时而飘出一阵阵肉香、米香和酒香,路人闻见了这些香味,脚便有些软了,挪不动步子了。

    华丽的马车缓缓来到茶摊边,幸许是走得久了,累了,这时,马车中传出一个女子之声,她轻唤道:“管家,进城路途尚远,小姐和我都有些倦了、饿了,咱们就在此歇息一下再走吧!”

    车厢中女子的声音如出谷黄莺,娇柔无限,令人想一探芳容。

    赶车人立即会意,也不应声,随即轻轻一拉马缰,马儿训练有素,来到路边宽阔处,便立刻止步不前,马车稳稳停了下来。

    管家跳下马车,系好缰绳,从车辕处搬下一只四四方方的凳子放在车辕旁边,便在一旁垂手恭候。

    一只嫩如青葱的玉手缓缓掀开车帘,接着是螓首微探,妙目圆睁,一个妙龄女子弯着腰踩着凳从车上姗姗而下。

    这女子亭亭玉立在马车之畔,一双妙目四处张望。

    只见她一袭镶金边白衣,衣袂飘飘如仙,头上青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