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卷 游历四方之医 第167章 扬帆起航

    第9卷 游历四方之医 第167章 扬帆起航 (第2/3页)

。如今不是澄平日,犹自笙歌彻夜闻。

    扬州的明月,也是如此多情,有诗为证: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尤其是万仞山和何天涯二人,在扬州和大明寺的短短时日,让他们大增见识。

    日子一天天过去,东渡事宜一切准备就绪,只等黄道吉日,即可出发,直到六月初三这一天,消息传来,鉴真大师终于决定三日后,即六月初六起航东渡!

    当天晚上,鉴真大师就在后院的一间秘密僧房中会见了一位僧人。

    此人身穿灰布僧袍,容貌消瘦,眉毛胡子苍白而细长,他双掌合十,向鉴真大师行了一礼。

    这人正是来大唐邀请鉴真东渡的日本和尚,法名荣睿,他一直潜伏在大明寺中,只是为了避免惹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这第五次东渡他亦在背后努力了很久,见第五次东渡马上即可成行,他今晚便向鉴真大师辞行,因为他要先回日本,为鉴真大师的到来打点一切。

    六月六日转瞬即至,这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空中一片蔚蓝。

    扬州崇福寺边的长江码头边,一艘巨舰横卧江面。这船是安庆绪动用鸿胪寺的威信,寻找全国最好的造船工匠打造。安庆绪要亲自出海,他首先考虑的肯定是自己的生命安全,他所监督建造的一定是当时最先进最牢固的大船。

    只见这“大唐长生号”有三层楼之高,长二十余丈,可以搭载上百人,船舷两边装备了形状如同鹘鸟翅膀的防浪板,这种装置既可防倾侧,又可掩挡海浪,保护甲板上的人员与物品安全。

    大船的船舱内,上有大厅与阁楼、瞭望台,大厅和阁楼用于乘员歇息,瞭望台用于海员观察前方情况。船舱下部有均匀分布的十几个水密舱,可以抵抗大风大浪的击打,整个“大唐长生号”的船身亦采用榫钉接合与油灰捻缝技术,船体十分结实,大船周围还悬空系有八只救生小艇,以策万全。

    “大唐长生号”威武雄壮,气势不凡,引得许多百姓前来围观。

    此时岸边码头人头攒动,五十余名兵士及二三十余名水手已各就各位。

    安庆绪与裴旻、月娥眉、公孙大娘、古通今、万仞山、何天涯、水凝冰以及褚怜香夫妇、鉴真大师及大明寺随行僧侣等一一上船。

    长生号因是安庆绪筹资建造,便由安庆绪担任船长,鉴真大师的大弟子祥彦精通航海术,便由祥彦任大副。

    岸上送别的人群之中,有平民百姓闻听东渡盛事而来看热闹的,有当地的一些达官贵人为讨好皇帝身边的红人安庆绪而亲临现场捧场的,也有许多来送行的僧侣在暗暗祈祷鉴真一行平安远航。

    等所有拟定人员上船完毕之后,鉴真大师及弟子们再将所带之物全部检视了一遍,直到准确无误之后,鉴真大师和安庆绪才来到大船的前甲板上。

    按照规矩,新船出航,必须祭河神。

    有的大船处女航行必须血祭,即用大公鸡之血洒于江上,但鉴真等是修行之人,尤忌杀生。于是,他们便在甲板船头上摆上香案和果品,然后,鉴真大师点燃三柱信香,焚香对天礼拜,嘴里念完了唐三藏法师玄奘译注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愿上天保佑,祈祷这次东渡顺利成功,念完心经,算是祭天完毕。

    安庆绪亦在香案前三拜顿首,愿河神庇佑,以示诚心求药。

    祭天已毕,吉时已到。

    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